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山东省青岛地区PTC患者的BRAF突变蛋白(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了NIS、BRAF突变蛋白之间的关系,及其和PTC肿瘤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131I治疗效果与BRAF突变蛋白、NIS蛋白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PTC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应用NIS、BRAF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法检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术后的留档蜡块60例,包括PTC 40例、结甲20例,分别行BRAF突变蛋白及NIS蛋白的免疫组化。(1)分析PTC及结甲患者中NIS、BRAF突变蛋白的表达;(2)分析40例PTC中NIS、BRAF突变蛋白表达情况与肿瘤参数、131I治疗效果的相关性。(3)将PTC按照癌旁组织不同分为结甲组、正常组,进一步分析两组之间NIS、BRAF突变蛋白、131I治疗效果及病理参数等的差异。结果:1.在40例PTC中,BRAF突变蛋白阳性表达33例(82.5%),在20例结甲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在40例PTC患者中NIS蛋白表达的有33例(82.5%),20例结甲组织中有18例为阳性(90%),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意义(P>0.05);3.在33例NIS蛋白表达的PTC组织中,2例(6.1%)在胞膜上,31例(93.9%)在胞质中,18例NIS蛋白表达的结甲组织中,17例在胞膜上表达,1例在胞质中表达,经Fisher检验,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4.在40例PTC组织中,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认为BRAF、NIS具有正相关关系(r=0.596,p<0.01);5.在40例PTC组织中,经卡方检验,性别间BRAF突变蛋白表达差异有意义(p=0.089);6.在40例PTC组织中,经spearman相关分析,认为131I治疗效果与BRAF突变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25,p=0.028);7.PTC分组中,经t检验,显示正常组与结甲组中131I治疗效果及病灶数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p<0.001)。结论:1.山东省青岛地区散发PTC患者中BRAF突变蛋白检测率较高,结甲患者无阳性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去检测BRAF突变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提供临床参考价值。2.NIS转运蛋白在PTC及结甲患者中,其量及强度无明显的差别。碘治疗的效果可能与NIS蛋白定位有关,错误定位可能引起治疗抵抗或失败。3.碘治疗效果可能受肿瘤旁组织影响,肿瘤旁为正常组织比结甲患者效果好。4.在常规检查基础上联合检测NIS、BRAF突变蛋白的表达,可为PTC患者诊断、131I治疗及疾病的预后提供更高的临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