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大分化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了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GDP增长率从2010年的10.3%,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6.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分别从2010年的19.5%、14.8%下降到2015年的9.8%、10.7%。大量基于国别的实证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引起的需求萎缩、融资约束等会对微观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然而,在部分企业经营绩效受到较大冲击的同时,另一部分企业却实现了“逆势上扬”,保持经营绩效持续、平稳地增长。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企业间经营绩效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呈现大分化的特征。面对同样的经济下行压力,为何企业间经营绩效会出现大分化?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很难解释这一现象,而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中涉及的人力资本、R&D投入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本论文将以内生增长理论为逻辑框架,从企业盈利模式的视角,运用一手实证调查数据,对企业经营绩效呈现大分化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与研究。现有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微观企业的质量行为均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增长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以投入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为基础,着重于增长速度的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以效率的提高为基础,重点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的增长方式。这两种不同的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在微观的企业层面则具体表现为企业不同的盈利模式,即“速度型盈利模式”与“质量型盈利模式”。“速度型盈利模式”企业的经营绩效更容易受到外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冲击与影响,在数量型的经济增长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对此进行解释。改革开放以后,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这些“速度型盈利模式”企业的经营绩效普遍较好,发展速度也普遍较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的下行对这部分企业的经营绩效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外部的经济环境的改变,导致这部分企业失去了支撑。也可以说,这种“速度型盈利模式”企业过度依赖宏观需求的拉动,缺乏一种内生增长的能力。“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则与质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更为一脉相承。这部分企业始终以自身的内生能力建设为出发点,着力于通过加大人力资本、R&D等方面的投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改进、市场开拓等方式,构建起企业盈利的核心竞争力。“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内生性的发展,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往往是短暂或有限的,可以运用内生增长理论对此进行解释。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R&D投入等行为,均会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造成影响。随后,熊彼特将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总结为技术变化引致的“创造性破坏”,并且突出企业家精神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于“速度型盈利模式”企业,“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更重视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能力建设,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包括资本、技术、产品、声誉、品牌、服务、供销渠道、顾客等在内的企业资产进行更为合理的系统配置,实现企业投入、产出、服务等一系列系统的全面优化。企业经营发展最为根本的着力点,就是要通过创新不断满足顾客需求。“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时刻关注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以创新为主要手段,对这些需求进行时时的发掘、测度与实现,即不断通过创新来实现自身产品质量的最优。由于“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借力的不是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始终瞄准的是以质量为核心的市场需求,因而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盈利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质量能力在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质量能力作为一个能够反映企业质量投入、质量绩效和消费者需求满足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其内在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机理可以用质量竞争理论进行解释。质量竞争理论在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质量的评价源自于消费者的竞争性选择;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析,认为质量竞争力受质量要素、市场竞争和环境影响三方面共同影响。所以,质量能力较好的企业,一方面其内在的质量投入较多、质量管理较好、质量效益较高,其产品在市场上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质量要素驱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即使外部宏观环境发生改变,其经营绩效也依旧能够保持平稳增长。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盈利模式企业的内在盈利机制分析,本论文猜想,正是这种盈利模式上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大分化,而且不同盈利模式的企业质量能力存在异质性。为了论证上述猜想,参照现有文献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本论文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代理变量,利用通过随机、科学抽样获取的“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全面获取1207家企业涉及生产行为和综合绩效的各类指标,综合计算企业质量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变量,并基于企业研发强度的差异,对样本企业进行“速度型盈利模式”和“质量型盈利模式”分组。其中,本论文将研发强度小于或等于企业整体样本平均值的企业样本归为“速度型盈利模式”,而将剩下的研发强度大于平均值的企业样本归为“质量型盈利模式”。随后,本论文通过省份、行业和不同盈利模式企业经营绩效差异的比较,揭示我国企业经营绩效大分化的现状,并通过对于企业投入要素上的差异分析,探究“质量型盈利模式”经营绩效优于“速度型盈利模式”的原因。通过对于CEES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本论文对比不同省份、行业和盈利模式企业的经营绩效,发现省份间企业经营绩效存在一定差异,行业间企业经营绩效分化较为明显,不同盈利模式企业经营绩效呈现大分化特征。更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质量能力、人力资本、企业家教育水平、进口中间品等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正相关;人力资本、企业家教育水平、监管架构层级、员工培训支出、使用进口中间品等均与企业质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假设不同盈利模式企业间质量能力存在异质性,并采用企业质量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盈利模式、经营绩效的代理变量,在充分控制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行业类型等变量之后,通过最小二乘估计(OLS)、工具变量(Ⅳ)、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LIML)等方法,实证检验盈利模式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显著性。随后,本论文为了实证检验不同盈利模式企业间质量能力是否存在异质性,依然通过最小二乘估计(OLS)、工具变量(Ⅳ)、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LIML)等方法,证明该假设,并更进一步证明是盈利模式的差异导致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大分化。综上所述,本论文证实是盈利模式的差异导致我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异质性,并且发现,不同盈利模式企业质量能力存在异质性。基于上述发现,本论文的政策建议是:加快提升质量能力,引导企业盈利模式转型;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升企业技术效率;重点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完善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综合质量管理部门。全文共分为八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着重分析本论文拟开展的问题。随后,基于该问题,从宏观经济波动和微观企业质量行为两个方面,就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因素与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此外,本章节还将涉及本论文所采用的几种主要方法、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的介绍与分析,并就本论文选题的难点、创新点等问题作相关的表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本章主要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相关内涵进行阐述,并对于本论文所涉及的内生增长理论和质量竞争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是相关数据的获取及指标的测算,主要对本文所采用的“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的获取方法、内容等进行交代,并就与本论文最为相关的企业质量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盈利模式分组等指标进行测度;第四章是我国企业经营绩效大分化现状的分析,先是对于所采用的CEES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再通过对于不同省份、行业、盈利模式企业经营绩效的比较分析,揭示我国企业经营绩效大分化的现状,并通过对于企业内部质量能力和全要素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影响我国企业质量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内部因素;第五章是盈利模式影响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性的实证分析,交代计量的方法与模型的构建,假设“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质量能力高于“速度型盈利模式”企业,并通过最小二乘估计(OLS)、工具变量(IV)和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LIML)法,就盈利模式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问题进行回归分析。此外,本章还对质量能力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途径,通过质量能力与人力资本与创新相关性的进一步实证研究给予了解答;第六章是不同盈利模式企业质量能力异质性的实证研究,类似第五章的实证分析,选用同样的方法,对“速度型盈利模式”和“质量型盈利模式”企业质量能力的异质性进行回归分析,对第五章的假设进行验证;第七章是政策建议;第八章是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质量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提出盈利模式的差异导致企业经营绩效大分化的假设。为了证实相关猜想,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不同盈利模式企业经营绩效为何会出现大分化、企业内在质量能力对于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随后,本论文假设不同盈利模式企业质量能力存在异质性,选取企业质量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盈利模式、经营绩效的代理变量,实证证明盈利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随后,本论文就不同盈利模式企业质量能力的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更进一步增强了本文所提出的盈利模式导致我国企业经营绩效大分化的实证检验。这些研究在一定的程度上深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拓展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视野,有利于推动质量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所得到的结论,能够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冲击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与路径。
其他文献
成语中的非四字成语数量可观 ,从三字到十几字都有 ,在教学中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非四字成语具有区别于一般成语的特殊性 ,即 :1 意义的整体性 ,实际意义隐含于表面意义 ,表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5岁以内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5岁以内(包括5岁)喘息患儿159例
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新城区的崛起,我国城市老城区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借鉴国内外老城区发展经验,考虑国际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可供我国老城区选择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创意
目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筛选并验证ST11型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特异峰,建立快速检测此型别肺炎克雷伯菌的方法。方法收集前期已进行碳青霉烯
张伯礼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药物的配伍使用具有独到见解。主要介绍张伯礼教授临床用药心得,突出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药(两味中药固定的组
目的查明此次水痘暴发的原因,制定有效地防控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查看健康监测记录,访谈各班级管理人员等方式,搜索2018年4月10日至7月31日,某集体单位儿
人们以四言形式为准则 ,采用径引原文、概括故事、删节或增添词语的方式 ,将成语凝固在四字格中。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成语的考察 ,说明非四字格的成语实在
<正>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在居民疾病死亡中占40%以上,成为居民死亡的首要因素[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能够为心肌组织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气管切开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3~12岁2例,20~60岁51例,61~79岁10例;病程2d~5个月。对患者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