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新型结核病督导管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成功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随机选取2个市,每个市随机选取3个县区,共6个县区,再将6个县区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县区,每个组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发现并登记符合条件的患者均纳入课题。对干预组患者采用手机短信督导管理,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督导方式管理,收集患者相关信息数据,采用Epi Data软件双录入,SPSS 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样本350例,其中干预组160例,对照组190例;男性270人(77.1%),女性80人(22.9%),平均年龄为(49.11±15.58)岁。两组在性别、职业及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治疗完成率(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86.84%)(χ2=9.52,P=0.002)。干预组接受医务人员的访视率和访视频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55,P=0.006;t=3.93,P<0.001);干预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6.87,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服药一段时间后如果症状消失,97.50%的干预组患者选择继续服药,86.32%的对照组患者会继续服药,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P<0.001);干预组患者的中断治疗发生率(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32.63%)(χ2=10.41,P=0.001);对照组有45.79%的患者发生漏服药,而干预组中仅有18.75%的患者发生漏服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54,P<0.001)。两组在接受医务人员宣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0,P<0.001),即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医务人员宣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复查率方面,两组患者在2月末、6月末查痰及6月末X线检查的复查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月末查痰:χ2=9.52,P=0.002;6月末查痰:χ2=17.61,P<0.001;6月末X线检查:χ2=10.65,P=0.001);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在结核病严重程度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P<0.05),更多的对照组患者认为结核病不严重;两组在肺结核传播途径、预防途径、肺结核可疑症状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儿童接种疫苗能否预防结核病知晓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是否歧视结核病患者及患结核病后是否影响工作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治疗前后干预组患者对结核病严重程度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5,P<0.05),患者在治疗前没有意识到结核病的严重性;治疗前后患者在传播途径、预防途径、可疑症状、到专业机构诊疗、结核病能否治愈及国家免费政策等知晓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患者在服药时间知晓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患者在儿童接种疫苗能否预防结核病知晓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患者在是否歧视结核病患者及患结核病后是否影响工作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机短信督导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完成率、医务人员访视率、治疗依从性及患者复查率等;该新型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的中断治疗率、漏服药率,同时降低患者医疗成本;该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患者有效认识结核病的严重程度及规则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避免结核病患者遭受社会歧视及影响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具有一定意义;该模式有助于解决传统督导模式(DOTS)的不足,对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手机短信督导肺结核患者的新型治疗管理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