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陆海兼备型的国家,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随着陆地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板块的日益隆起,海陆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愈发凸显,实现海陆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在促进子系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推动沿海地区整体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因此,对海陆产业系统的耦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以耗散结构为理论基础,从耦合动力、耦合机制、耦合方式三个层面对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机理进行剖析。对海陆产业系统进行了概念界定,论证了其耗散结构特征;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动力归结为海陆产业生产要素的共有性和流动性,以及子系统能量差异产生的势能差;耦合机制则指海陆产业子系统间竞争合作机制;耦合方式包括管理体制耦合、主体功能区耦合、空间地域单元耦合、海陆产业系统与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其次,以耦合理论为基础,构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度、耦合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探究系统耦合态势。分析得出了海陆产业子系统间交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时序演进规律,以及空间地域单元分异态势和聚类状况。根据海陆产业系统时空耦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调控对策,包括搭建海陆一体化产业链体系,发挥市场和宏观调控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作用,施行地域单元分区调控。再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海陆产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投入产出切入,利用DEA模型方法,在时间空间两个层面,对我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科技水平低、资源能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海洋产业规模不足是制约我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域单元间海陆产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我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调控保障措施,包括构建一体化海陆产业链,促进海陆产业有效衔接;市场与宏观调控紧密结合,形成耦合调控综合机制;空间地域单元分区调控,推动各区域协作互补;引导生产要素向海洋产业流入,逐步提高海洋产业比重;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实施海陆一体化污染治理,增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七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