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个体间的节奏运动协调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中。前人通过个体内协调总结研究出的自组织理论模型,在动力学角度同样适用于个体间的动作协调。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探究自组织理论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先前研究对正常人和行为障碍人群(如,帕金森患者)进行个体内动作协调的探究,发现动作协调时的激活模式与动作执行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激活区域以及对于不同动作协调任务的激活程度上。但是与个体内动作协调相比,对于控制动作协调的大脑由一个变为两个,之前个体内动作协调的神经特征是否还适用于个体间动作协调仍有待阐明,同时考虑到复杂的个体间协调差异,同时个体间动作协调加入社会交互的要素,是否会存在其他与之相关的激活脑区也尚不明确。所以本研究结合近红外光谱功能成像技术(f NIRS),从神经层面验证个体间动作协调是否同样适用自组织理论,并且探究个体间动作协调的个体内动作协调在激活模式上的异同。同时研究动作协调与动作执行是否激活同侧脑区,都符合对侧支配的原则。方法:为了进一步检验个体间节奏运动协调的神经基础,采用了修正的个体间协调实验范式。要求实验参与者在1Hz节奏音的指导下执行三种模式(单独摆腿模式、对称摆腿模式和交替摆腿模式)的节律性动作(在矢状面上前后摆动小腿)。在执行动作的同时,使用多通道连续波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仪器(f NIRS)采集血流动力学活动,本研究招募了40名大学生实验参与者(9对男性和11对女性)执行任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来比较各个条件下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值的差异。结果:通过任务态下的20%最大激活通道筛选出CH5、CH6、CH13、CH14四个通道,按照其空间位置换分为两个兴趣区(ROI-1和ROI-2)。对大脑偏侧,ROI和摆腿条件下的[Hb O]的2x2x3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大脑偏侧主效应显著,摆腿条件x ROI x大脑偏侧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其他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事后检验得到在运动对侧脑区的ROI-2(下顶叶)上,交替模式的激活程度显著大于对称模式和单人摆腿模式,而对称模式和交替模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样的结果表明下顶叶的激活与个体间动作协调有关,这可能是下顶叶中包括的镜像神经系统在执行个体间协调时的作用。相比于单独摆腿和对称模式,交替模式更复杂且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来维持原动作模式。而动作协调与动作执行一致皆符合对侧支配的原则。之后,对筛选出的四个兴趣通道进行相关性和锁相值功能连接指标的计算,对个体间摆腿条件和兴趣通道间连通方式的两种功能连接指标分别进行2x6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均得到通道对之间的主效应显著,并且CH13-CH14通道之间无论是正态化的相关系数还是锁相值均显著大于其他通道对。这样的结果表明包含镜像神经元的下顶叶在个体间动作协调上的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为个体间动作协调的自组织理论提供了相关的神经证据,在该理论中,交替摆腿模式似乎比对称摆腿模式激活程度更高。而下顶叶在个体间动作协调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