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当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经济的协调、一体化又成为一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虑到需要尽快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开始实施以发展沿海地区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使得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并带动了全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使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针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事实,我国政府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是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政府投入巨额先导性资金责无旁贷,但西部大开发终究应该是一个市场行为,政府财政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提供大部分资金,资本市场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资源配置的一个主导机制,将在开发资金的筹措和引导资本配置上,起主导性的作用。 本文研究目的:全文以“资本市场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为题,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试图揭示资本市场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中的资本市场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总和,包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证券市场、银行信贷市场;西部地区是指广西、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市区。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思路和主要内容: 全文主要遵循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思路。 在第一章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中,主要是为了第三、四章提供理论依据,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区域增长极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和区域开发模式六个理论,分析了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二者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在全面认识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市场和区域经济增长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以发挥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巨大反作用。在第二章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中,阐述了现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资本市场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在第三章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中,遵循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从企业、产业、区域经济三个层面阐述了资本市场作用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中的区域经济层面实际上是对总体作用机理的论述。在第四章培育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中,在综合以上各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实际,提出了以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指出西部地区资本市场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所以应实行推动西部地区的金融深化,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完善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结构以及一些配套措施。 本文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研究方法主要有系统抽象法、演绎归纳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矛盾分析法、阶段分析法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第三章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中,遵循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从企业、产业、区域经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新的视角阐述了资本市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规律。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文献资料的限制,本文偏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明显不足,在对策建议上实证分析也不够,可能会使政策的可行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