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本事”看宋语之“尊体”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宋代文人书写的“词本事”为研究对象,透视宋词“尊体”的线性历程,并讨论其相关理论问题。由宋人书写的“词本事”,是与宋词关系最为紧密的文献资料,其中蕴含着宋人最真实的词学观念与思想。词之“尊体”这一概念虽然由清代词学家提出,但“尊体”意识的渐次发展,却是在宋代即已存在的词学现象。宋人“词本事”的书写方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轨迹,其中体现着宋人“尊体”意识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考察宋人“词本事”的思想内容,可以将宋词“尊体”所独有的理论问题一一明确,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由于目前学界针对宋人“词本事”专门的理论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宋词之“尊体”问题的认识也总体上较为朦胧,故而在正式进入对宋人“词本事”与宋词“尊体”历程的梳理与探讨之前,需要先完成两项基本工作:其一,对宋人“词本事”这一概念所覆盖的文献范围进行大致的圈定;其二,明确宋词“尊体”的相关基本问题,及其在整个词史范畴上的独特性。这两项基本工作,是本文第一章完成的主要任务。本文第二章通过梳理宋代文人对“词本事”书写意图从“随意性”、“偶然性”到“刻意性”,再到较为明确的“以事传词”与“以词传人”的演变,大致描绘出“尊体”意识在宋代从无到有,从朦胧到基本明确的生成与发展历程。第三章针对宋人“词本事”书写的“学问化”倾向,进行专门的梳理与探讨,透视宋词“尊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宋代词学生成与发展的相关情况。第四、五、六章,分别就“词本事”的思想内容针对宋词“尊体”的三个理论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即:其一,通过考察艳情本事的“纯情化”转变,透视宋人对词体“侧艳”道德偏见的摒弃;其二,通过考察“词本事”中政治寄托内容的演变,论述传统诗学对宋人“尊体”意识的影响;其三,通过考察“词本事”中关于词体“音乐性”的偶然记载与刻意书写,明确宋人“尊体”意识中兼顾词体“音乐本色”与文辞“诗化”的全面“雅化”观念。
其他文献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塔尖上的明珠,同时作为世界文学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西传的历史发轫于16世纪来华的法国传教士,而英国的英译唐诗起步则相对较晚。阿瑟·韦利是20世
风筝艺人张保成,居于南京市军农路,这里满眼是破旧的老楼、幽深的巷道,不见繁华都市的气息,这很符合人们对民间手工艺的印象。这是南京老手工的聚集地:捏面雕的、剪纸的、雕玉器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单独的工作室,由一位民间艺人坐镇,成为南京老手艺的大本营。而我们要寻找的风筝艺人张保成,就是其中一员。一个人,一房间,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他坚守着一门老手艺的同时,也追寻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亦如元代谢宗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治话语的主导下,在“三突出”原则和“敌弱我强”“敌暗我明”“敌小我大”等原则的指导下,文学、电影和戏曲等各个领域塑造出了一系列革命英雄形象,如杨子荣
对不同生长阶段的Cu2+吸附细菌 Pseudomonas putida 5-x 的吸附容量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硫培养基中,当 P.Putida 5-x 生长进入稳定生长期的后期或死亡期的早期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