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κ-卡拉胶是从多种海洋红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硫酸酯多糖,能形成硬的脆性胶,凝固性好,粘度低,工业上应用广泛,适合做果冻、固定化酶载体、药用硬胶囊等。天然提取的κ-卡拉胶凝胶强度比较低,需要通过改性提高其凝胶强度。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高温(70~90℃)碱改性(10%以上NaOH/KOH)生产高凝胶强度κ-卡拉胶,存在胶质得率低,耗碱量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物酶催化成为解决工业生产中节能、环保问题的有效手段。D-半乳糖-6-硫酸化酶改性可以提高κ-卡拉胶的凝胶强度,目前关于该酶的研究比较少,并且对酶改性作用机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课题首先从不同种类海洋红藻中筛选高活性D-半乳糖-6-硫酸化酶,通过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硫酸化酶,对该酶的稳定性及酶学特性进行全面研究,应用该酶改性制备高凝胶性能κ-卡拉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筛选发现异枝麒麟菜为富含D-半乳糖-6-硫酸化酶活力的原料,酶活以μ-卡拉胶计为10.87±0.39U/g,并且92.6%硫酸化酶酶活存在于可溶性组分中,膜组分酶活回收率仅为7.4%。通过优化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提取方法,分析得出了较佳提取条件为: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法破碎细胞,提取溶液为50mM pH8.5Tris-HCl缓冲液(含10mM2-巯基乙醇和0.5M KCl),提取时间为6h,料液比为1:3。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硫酸化酶活力为6.92U/mL,蛋白质含量为0.165mg/mL。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稳定性研究表明,硫酸化酶对储存pH十分敏感,最佳保存pH为7.0,另外,硫酸化酶粗酶液中加入10mM2-巯基乙醇可以在4℃下保存7天而维持酶活基本不变。在-20℃的储存温度下,添加10%甘油(v/v)的粗硫酸化酶溶液在保存10天后,酶活力基本没变,存放20天后维持80%的残余酶活。添加5%蔗糖(w/v)的硫酸化酶经过冷冻干燥后维持98.65%的残余酶活,并且在-20℃下储存40天酶活力基本没有变化。硫酸化酶为热敏感酶,添加甘氨酸和蔗糖可以提高硫酸化酶的热稳定性,在50℃下保温6h,酶液可分别维持65%和60%的初始酶活。添加蔗糖的冻干酶粉,经硫酸铵沉淀、Phenyl-Sepharose6Fast Flow疏水作用层析和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的硫酸化酶在SDS-PAGE电泳图上显示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65kDa,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得的分子量约50kDa,表明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是单亚基蛋白。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对于其最适底物μ-卡拉胶,Km值为4.31mM,Vmax值为0.17mM min1。化学修饰结果表明丝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为硫酸化酶活性中心关键氨基酸。EDTA、SDS对该酶酶活影响不大,说明此酶是非金属离子结合酶。采用100U/kg异枝麒麟菜硫酸化酶改性制备κ-卡拉胶,凝胶强度达到1457.4g/cm2,提高了6.78倍,并且酶法改性改善了κ-卡拉胶质构,提高了其粘度、凝固点、融点等凝胶性能。对酶改性后的κ-卡拉胶进行脱色处理,研究表明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03脱色效果明显,添加量为0.16g/mL时,脱色率为90.73%,凝胶强度为1803.7g/cm2。作为对比研究,对传统碱改性工艺进行优化,较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20%、碱浓度为3%、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75℃。通过对比发现,酶法改性制备得到的κ-卡拉胶凝胶性能优于碱改性κ-卡拉胶,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酶法改性可以替代传统碱改性工艺制备高凝胶性能κ-卡拉胶。红外吸收光谱和1H/13C核磁共振图谱分析得出,海南异枝麒麟菜卡拉胶以κ-卡拉胶为主,同时还有少量ι-卡拉胶和β-卡拉胶。通过对D-半乳糖-6-硫酸化酶改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酶法改性可以将μ-卡拉胶半乳糖残基上的C-6硫酸酯基脱除转变成κ-卡拉胶中的3,6-内醚键桥,使其构象转化成螺旋亲和型,从而使κ-卡拉胶分子间相互交联增多,形成更加致密和有序的蜂窝状网络结构,进而提高κ-卡拉胶凝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