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起,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出现顺差,到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9年,我国在出口贸易方面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遇到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困难重重,而中国经济却保持较快增长。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汇率纠纷不断增多,引起了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关注与讨论。2000-2003年,国内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太低,存在很大的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水平太低,应该升值,同时,一部分学者反对这种观点。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问题的凸显,特别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从2004年起,升值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讨论中,国内学者应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人民币是否升值,升值多少,升值给我国经济各方面带来的诸多影响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产生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成果,但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研究尚缺少系统性、全局性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照应。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又不是彼此独立的,这样在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时就比较复杂。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根据我国经济形势与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断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因此只有先确定经济因素中长期影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方向与程度,才能更有利于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对人民币实行动态管理。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因素中,相对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开放度、相对平均工资、沪深两市A股市值占GDP之比、国内外名义利率的差异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较强的因果关系;国内贷款与GDP之比、相对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不太强;而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不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长期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