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F14基因在心肌肥厚中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KLF14基因在心肌肥厚表达和功能的细胞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心肌肥厚是心脏对慢性压力或容量超负荷产生的一种代偿反应,它的基本变化包括心肌细胞的肥大和非心肌细胞的增殖、增生[1-2]。本部分首先构建KLF14腺病毒,通过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刺激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建立肥大模型,然后通过用KLF14腺病毒转染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KLF14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KLF14过表达在心肌细胞肥大的功能,为研究KLF14在动物心肌肥厚中的功能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方法】  1.大鼠KLF14腺病毒构建  1.1大鼠腺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  在NCBI中查询到大鼠KLF14基因序列,并据此人工合成kLF14对应的基因组片段。配制BamHI和EcoRI双酶切体系,分别酶切pHBAd-MCMV-RFP载体和KLF14基因并胶回收。取2ul处理好的酶切后KLF14片段,100-200ng酶切后载体,2ulligasebuffer,1ulT4ligase,加灭菌双蒸水至20ul配成连接液16℃过夜得到pHBAd-MCMV-RFP-KLF14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和测序后通过大肠杆菌扩增。  1.2KLF14腺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  用pHBAd-MCMV-RFP-KLF14重组质粒和pHBAd-BHG骨架质粒,在293细胞中包装成pHBAd-MCMV-RFP-KLF14腺病毒。大量扩增后收毒,测定阴性对照RFP腺病毒和KLF14腺病毒滴度,分装后-80℃保存备用。  2.心肌细胞肥大时,KLF14表达及功能研究  采用体外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培养出生1-3天的SD乳鼠心肌细胞,用ISO刺激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设立对照组(给予灭菌蒸馏水)及不同刺激时间的ISO刺激组。采用RT-PCR法比较各组细胞间KLF14mRNA、BNP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  3.KLF14过表达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功能研究  3.1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48h后转染不同感染倍数(MOI)KLF14表达腺病毒,使用流式细胞仪及CCK8,检测细胞转染率及活力情况以选择合适转染倍数。  3.2设置以下分组:①KLF14腺病毒组②KLF14腺病毒+ISO组③RFP腺病毒组④RFP腺病毒+ISO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BNPmRNA及KLF14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1.成功构建pHBAd-MCMV-RFP-KLF14过表达质粒,联合骨架质粒pHBAd-BHG转染293T细胞后得pHBAd-MCMV-RFP-KLF14腺病毒,293T细胞中的腺病毒拍照呈红色荧光。改进的TCID50法计算,构建的pHBAd-MCMV-RFP腺病毒滴度2×1010PFU/ml,pHBAd-MCMV-RFP-KLF14腺病毒滴度1×1010PFU/ml。  2.流式细胞学检查,KLF14腺病毒转染心肌细胞转染率。综合考虑KLF14腺病毒转染心肌细胞的转染率和CCK8检测腺病毒对心肌细胞活力影响,转染心肌细胞时,我们选择KLF14腺病毒的MOI=20,RFP腺病毒的MOI=10。  3.KLF14在SD乳鼠心肌细胞中低丰度表达。用ISO刺激心肌细胞30分钟,KLF14基因表达量开始升高,以4h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24h后KLF14的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4单纯ISO刺激组较对照组的BNPmRNA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转染KLF14腺病毒较单纯转染RFP腺病毒BNPmRNA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KLF14腺病毒联合ISO刺激组较单纯ISO刺激组(P<0.05)和RFP腺病毒联合ISO刺激组中(P<0.05)BNPmRNA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生理情况下,KLF14在心肌细胞中低丰度表达。在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情况下表达升高,转染腺病毒表达载体使KLF14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过表达可以促进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加重。  第二部分KLF14基因在心肌肥厚中表达和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实验明确KLF14基因过表达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以后,因心肌细胞仅是心肌的部分成分,心肌还含有成纤维细胞等非心肌细胞,另外机体内有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因此还需要整体实验来研究KLF14基因在动物心肌肥厚中的表达和功能。本部分皮下埋置预装ISO的微渗透泵刺激小鼠建立小鼠心肌肥厚模型,KLF14转基因小鼠实现KLF14过表达,通过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在超声心动图,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WGA染色及RT-PCR时KLF14mRNA等指标变化情况,探讨KLF14基因在动物心肌肥厚中的表达和功能情况。  【研究方法】  1.小鼠心肌肥厚模型的建立  野生型FVB小鼠随机分成两组,ISO组皮下埋置预装ISO微泵,PBS对照组皮下埋置预装等量PBS的微泵,按30mg/kg/d剂量刺激14天,行超声心动图及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WGA染色情况了解心肌肥厚模型是否成立,比较ISO组和PBS组的KLF14mRNA表达情况。  2.KLF14在心脏过表达可导致心肌肥厚  KLF14转基因FVB小鼠与野生型FVB小鼠喂食相同的水和饲料,12月后处死后提取心室组织RNA行RT-PCR比较两组KLF14mRNA表达水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WGA染色了解心室肥厚情况。  【结果】  1.KLF14在正常心肌组织中低丰度表达。  2.与PBS对照组相比,14天后埋泵组ISO组M型超声心动图下左心室收缩后壁厚度(LVPWs)、左心室舒张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前壁厚度(LVAWs)增加(p<0.05),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示心肌组织增厚,左心室腔变小,心脏出现向心性肥厚,WGA染色示心肌细胞膜表面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成功。RT-PCR结果ISO组KLF14mRNA表达量上升,提示心肌肥厚时KLF14表达量上调。  3.提取小鼠心室组织RNA行RT-PCR,与野生型组小鼠相比,KLF14转基因组小鼠较野生型组小鼠KLF14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F14转基因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超声心动图、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示心肌组织增厚,左心室腔变小,心脏出现向心性肥厚,WGA染色示心肌细胞膜表面积增大,提示KLF14基因过表达对小鼠产生一种类似皮下埋置预装ISO微泵的功能,能促进小鼠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结论】生理情况下,KLF14在心肌组织中低丰度表达,当动物心肌肥厚时KLF14在心肌的表达量上调。在动物整体水平上,KLF14过表达能促进小鼠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液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为临床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94例ASAⅠ-Ⅱ级择期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肺叶切除术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