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网络直销的认可,零售商的销售逐渐由单一渠道销售转向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实体渠道并存的多渠道销售模式。多渠道零售寡头之间的竞争手段主要为价格和服务竞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类多渠道供应链的价格和服务投入竞争模型,并利用管理学、经济学以及混沌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对多渠道供应链中零售商之间长期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所得到的结论对多渠道供应链的运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结论以及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构建了一类多渠道供应链价格博弈模型,并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引入到多渠道供应链市场的研究中。根据实际的竞争情况,建模时考虑了零售商经营策略的不同,这使得模型能够更加贴近现实中的竞争情况。利用价格分岔图,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混沌吸引子、初值敏感性等指标分析了零售商价格竞争演化过程所表现出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将零售商的利润作为指标,分析了混沌现象对于市场运行性能的影响。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论文应用非线性理论更好的揭示了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2、将渠道间的服务差异引入多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运用非线性理论对零售商的长期博弈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网络渠道的普及程度(认可度)以及消费者之于服务渠道间差异的敏感性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值仿真发现,当系统稳定在纳什均衡点时,市场的运行效能最好。3、建立了一个双渠道零售商和一个单渠道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模型。双渠道零售商在竞争中,既要协调自身的线下和线上的渠道冲突,还要与单渠道零售商进行价格竞争,这使得他的定价决策变得十分复杂。论文研究了零售商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对于利润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不同预期下的各个参数变化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4、论文研究了采用价格延迟策略多渠道供应链的模型,针对价格延迟策略对系统长期博弈行为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分析了价格延迟策略对零售商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价格延迟策略的供应链系统,不会改变原来市场的纳什均衡点,但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价格延迟策略的合理引入问题。这些都对价格延迟策略的应用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