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螯合间隔基柔性联吡啶胺晶态网络结构的设计合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柔性联吡啶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晶态网络化合物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柔性联吡啶配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间隔基的长度、刚/柔特性及结构类型等方面,而迄今对具有手性螯合间隔基的柔性联吡啶晶态网络结构的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因为非对称柔性联吡啶分子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给晶态网络结构的预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若手性螯合间隔基能够与金属离子稳定配位,这不仅增加了柔性联吡啶的配位点和网络结构的可控性,而且在晶态网络建构中减少了不确定性因素和降低了结晶对称性,同时刚/柔性的结合使柔性联吡啶呈现出多样的分子构象,进而丰富了晶态网络化合物的拓扑结构类型,如螺旋、甚至手性晶态网络结构的构筑。因此,合理的设计含手性螯合间隔基的非对称柔性联吡啶分子建筑块,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金属-有机晶态网络结构的定向设计合成和性能的调控,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论文在综述了柔性联吡啶金属-有机晶态网络结构和性能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依据配位化学和晶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合成了两个具有螯合间隔基的非对称柔性联吡啶胺配体:N,N’-二(4-吡啶甲基)-1,2-丙二胺(L1)和N,N’-二(3-吡啶甲基)-1,2-丙二胺(L2),并且螯合间隔基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通过常温液相扩散和水热溶剂热的方法使配体L1/L2与d10金属盐及芳香/脂肪二羧酸反应,制备出了32种Zn(Ⅱ)、Cd(Ⅱ)、Ag(I)基晶态网络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PL、荧光寿命、TG、CD、单晶结构和粉末XRD表征。探究了金属盐种类、合成方法、配体构象及不同抗衡阴离子等对最终晶态网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配体L1/L2与不同的Cd(Ⅱ)盐及四种脂肪/芳香二羧酸体系中制备出了13种Cd(Ⅱ)基晶态网络化合物,分别为[Cd(L1)(C4H4O4)]n(1),[Cd(L2)(C4H4O40.5]n·nOH·8nH2O(2),[Cd(L1)(C4H2O4)]n(3),[Cd(L1)(C4H2O4)]n(4),[Cd2(L2)(C4H2O42(H2O)2]n·nH2O(5),[Cd2(L1)(m-BDC)2(H2O)2]n(6),[Cd2(L2)(m-BDC)2(H2O)2]n(7),[Cd3(L1)2(p-BDC)3(H2O)4]n·2nH2O(8),[Cd(L2)(p-BDC)0.5Cl]n(9),[Cd(L2)(p-BDC)0.5(H2O)]n·n(ClO4)·nH2O(10),[Cd3(L2)2(p-BDC)(SO42(H2O)6]n·4nH2O(11),[Cd(L2)(p-BDC)]n·nH2O(12),[Cd(L2)(p-BDC)]n·nMeOH(13)(m-BDC=间苯二甲酸,p-BDC=对苯二甲酸)。结构分析表明,柔性联吡啶的分子构象和有机二羧酸的性质对镉基晶态网络化合物的拓扑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化合物中L1和L2呈现出cis-I-P、cis-O-P、trans-I-P和trans-O-P多样的配位构象,并与四种双单齿和双齿螯合配位模式的二羧酸共同桥联相邻的Cd(Ⅱ)离子,形成一维链(2)、二维(4,4)层(1,3,8)、(6,3)层(9,10)、2-周期(6,3)层(7)、(63)(65.8)层(6),以及三维vma(4)、irl(5)、cds(11,12)和eca(13)拓扑结构。此外,上述化合物于室温固态下在403到433 nm之间有一定的蓝色荧光发射,并且芳香二羧酸化合物的荧光强于脂肪二羧酸化合物。2.在配体L1/L2与不同的Zn(Ⅱ)盐及四种脂肪/芳香二羧酸体系中,调控组装出了6种单/双层二维和3种三维Zn(Ⅱ)基晶态网络化合物,分别为[Zn(L1)(C4H2O40.5(H2O)]n·0.5n(C4H2O4)·2nH2O(14),[Zn2(L2)(C4H2O42]n·2nH2O(15),[Zn(L1)(m-BDC)]n(16),[Zn2(L2)(m-BDC)2]n·2nH2O(17),[Zn3(L1)2(p-BDC)3(H2O)4]n·2nH2O(18),[Zn2(OH)(L2)(p-BDC)1.5]n(19),[Zn2(L1)(p-BDC)2]n·5nH2O(20),[Zn2(L2)(p-BDC)2]n·3nH2O(21),[Zn2(L1)(C4H4O41.5(H2O)]n·n(ClO4)·nH2O(22)。结构分析表明,配体L1和L2呈现出不同的配位构象,连接相邻的Zn(Ⅱ)离子形成四核团簇、线形链、波浪链和(4,4)层结构,这些结构单元又通过有机二羧酸进一步组装成不同的晶态网络结构。其中L1/L2的反式构象(trans-I-P,trans-O-P)趋向形成双(14)和单层(4,4)层状结构(15-19),且层厚在5.815.0?之间,而顺式构象(cis-I-P,cis-O-P)倾向构筑出三维晶态网络结构,即形成了双节点(4,4)-c网络(20)、pts拓扑(21)和2重互穿双节点(5,5)-c网络(22)。需要指出的是化合物20和22的拓扑网络是迄今未见报道的,其拓扑学符号分别为(4.52.83)(4.53.72)和(32.44.52.62)(3.43.52.64)。此外,这些化合物于室温固态下在402449 nm范围内有一定荧光发射,并且化合物14、16和18-21的荧光寿命为8.8116.30 ns。3.利用配体L1/L2直接与不同的d10金属盐自组装反应,制备出了10种具有螺旋(或手性)的Zn(Ⅱ)、Cd(Ⅱ)和Ag(I)基晶态网络化合物,分别为[M2(L2)Cl4]n[M=Zn(23,24),Cd(25)],[Cd(L2)(SO4)]n(26),[Cd(L2)(X)(H2O)]n·nX[X=ClO4(27);NO3(28)],[Ag(L1)]n·nClO4(29),[Ag(L1)]n·nNO3·nH2O(30),[Ag(L2)]n·nClO4(31)和[Ag(H2L2)]n·3nNO3·2nH2O(32)。结构分析表明,除了起源于质子化H2L22+配体的化合物32的类波浪链结构外,其它化合物23-31均具有有螺旋链或螺旋层结构,其螺距在7.9719.76?之间。尤其是化合物25和26呈现不同的三维sqc和uog晶态网络,它们分别由(Cd-Cl)n螺旋层和(Cd-L2)n螺旋链构成,而化合物29和30为含有单一螺旋链的相同(4,4)层。此外,圆二色(CD)谱进一步证实了化合物26、27、29和30的手性特征,同时化合物23-28于室温固态下在417483 nm之间有蓝光发射,且化合物26和28的发光寿命分别为8.87和24.28 ns。这些实验结果的获得不仅证实了本论文当初的研究思想,而且为今后构建螺旋和手性结构的金属-有机晶态网络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了一个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正>每一种形式的古老文明,都具有各自产生发展的方式以及传承的载体。木雅文化,来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展千年,形成了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学意蕴的藏族农耕
期刊
Ambisonics是一种对重放声场进行逐级近似的空间声重放系统。随着Ambisonics阶数的增加,重构声场的准确程度逐级增加,其感知性能也逐级改善,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逐级增加。混
我国水生植物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以鲜莲为代表的水生植物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因其采收期集中、采后极易腐败变质,造成了直销滞后的局面。长期以来,干莲是其主要的商品
悬浮隧道是未来峡湾跨越、深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式。针对悬浮隧道建设的关键问题,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悬浮隧道断面结构型式、管节结构动力响应、锚索涡激振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走进新时代,作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心骨,我们党靠
报纸
价值观是文化凝缩的内核,文化是价值观培育的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化的传承根本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派拉特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1977)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本文就派拉特的性格和品质进行分析,总结出从她身上体现出来的黑人文化的优秀特征,并认为:派拉
随着新奥法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围岩的变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监控量测的方法获取围岩的变形。通过所测的数据评价围岩变形的稳定性并
本文详细介绍了最新编写并发展的基于Python语言的自洽热膨胀晶格动力学方法(Self-consistent thermal expansion lattice dynamics,STELD)的计算原理和过程,该方法的原理与B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属于教育领域的科技英语文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问题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也被提上日程。研究国外幼教的发展状况可以帮助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开展我国幼教的发展战略,提高分析和解决幼教本身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的幼教事业尽一份力。此次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翻译英文的名词性词组、被动句和复合句等。基于此问题,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