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创业板开板以来,各类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创业板IPO满足了其融资需求,并借助资本的力量让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然而,创业板在完善资本市场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一方面,由于创业板上市条件的特点,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创业板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技术迭代风险,而较小的企业规模也意味着其抵御风险冲击的力量有限,因此总体表现出高成长和高风险的特性。另一方面,创业板拟上市公司通常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财务舞弊尤其是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机会相比于成熟的中大型上市公司更多。在合理监管下有序进行的关联方交易可以为创业板IPO公司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利润。但一旦摆脱监管,关联方交易因为其难以审查的特性,为拟上市公司借助财务舞弊手段达到上市条件创造了机会。这种舞弊行为在给正常的资本市场运作带来干扰的同时,还会让投资者在内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因财务报表的虚假陈述而蒙受损失,给投资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保障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创业板IPO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方审计,将通过限制关联方交易舞弊等事前监督、事后核查的审计手段,对保证IPO整体审计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论文在分析创业板IPO审计风险成因以及关联方审计风险的成因的基础上,从关联方审计的角度提出了控制创业板IPO审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针对创业板IPO审计失败的两个案例中的关联方交易事件进行探析,在对创业板IPO风险以及关联方审计风险的背景介绍后,以关联方交易审计的角度为出发点,并结合两个案例中交易舞弊的本质特征,应用舞弊三角理论以及财务数据分析方式识别出案例公司的关联方审计风险,并归纳出注册会计师未能识别关联方风险的原因。再基于案例中关联方交易审计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关联方审计风险应对失败的成因。最后在探究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界定的内在缺陷,了解关联方交易的实质及相关审计风险等基础上,从关联方角度研究了案例中创业板IPO关联方审计风险的问题。并依据我国目前关联方财务舞弊审计的实际情况,提出控制关联方审计风险的相关优化建议,总结出通过提升关联方审计质量来控制创业板IPO总体审计质量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