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研究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及历史演进的基本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本文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采用文本解读和史论结合的方法,着重探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基本内容、主要方法和当代价值。 纵观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史,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地偶然论及到出于论战的需要而有意涉猎,再到为了实践和理论的需要而自觉钻研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也凸显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主旨——对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的追寻。在社会形态理论萌发和创立时期,马克思就开始了这一努力。在《博士论文》时期,他提出了自然主导的社会与精神主导的社会的划分,并表达了追求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的理论意向。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抨击了普鲁士不自由的各种社会制度,探讨了不自由世界和自由世界的各自特征。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是个历史过程,并初步阐释了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过程的同步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人的本质未异化的社会、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和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社会依次演进的规律,并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人性的异化。《德意志意识形态》详尽阐述了部落所有制形态、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形态、中世纪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形态、现代纯粹私有制形态和无产阶级占有制形态之间的演进关系,同时从人的发展状态视角,表达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依次更替的观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实现了三形态理论和五形态理论第一次内在的契合,标志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确立。《共产党宣言》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原理,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并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新社会。 在社会形态理论系统化和拓展时期,马克思更加自觉地阐释、构建自己的理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他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不同视角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各种社会形态的特质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和概括,进而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纵向的发展过程和横向的内在结构。他还从人的发展状态入手,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人的依赖的最初社会形态、物的依赖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第三大社会形态。同时,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并运用它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思想。从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生产力社会形态理论的最终指向与人的发展三大形态理论的主线可知,在马克思视野中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是辩证统一的。晚年时期,在《古代社会史笔记》、《历史学笔记》、《哥达纲领批判》等论著中,马克思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历史演变,有力地批判了私有制的不合理性和暂时性,同时探索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从而为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总之,贯穿整个社会形态理论的主线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历史生成的梳理,从著作文本中初步获得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洞见。以此为基础,本文把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色归结为多维度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似自然史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和有机的社会形态结构理论。其中,社会形态划分理论是从宏观上考察社会历史分期,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从动态中探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形态结构理论是从静态中剖析社会内部构成。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社会形态理论。此外,“人体解剖”的方法与“猴体解剖”的方法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理论采用的主要方法。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一理论内含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这一理论内含的社会形态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及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概言之,这一理论所蕴涵的历史逻辑、基本内容和方法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长久可以享用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