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胆消石颗粒由大黄、枳实、黄芩、白芍等组成,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总有效率98%,治疗胆石症,总有效率97%。此外,该颗粒剂对多种胆道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该方是集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和临床经验为一体的经典组合。 本课题研究是在临床疗效可靠的前提下,从药学及药效学角度对利胆消石颗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把本制剂开发成为更安全、有效的药品奠定了基础。通过制备工艺的研究,初步确定利胆消石颗粒最佳的工艺路线及工艺条件。 提取工艺方面,进行了以下研究: 处方中白芍、麦芽采用先进的气流粉碎技术,平均收粉率为93.3%。 枳实、木香等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的平均得率为1.1%。 挥发油在贮存过程中易挥发,若直接喷入颗粒中制粒将影响制剂的质量,故确定用β-CD进行包裹。平均包合率为87.3%,包合物得率为89.3%。 由于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等有效成分,在冷水或温水中易被药材中所含分解酶分解,若与其它药混煎后,损失很大。为此,黄芩单独提取,测得黄芩苷粗品的平均收率为12.3%。 大黄、厚朴等药材加水煎煮,测得平均浸膏得率为42%,总蒽醌的含量为121.8mg/100g生药。 成型工艺研究方面,选择糊精:乳糖=2:1作为辅料,80%乙醇为润湿剂,制粒。 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的大黄、木香、黄芩、枳实、白芍、厚朴、郁金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各项检查均符合颗粒剂项下的要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本品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在2.7μg/ml~16.2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回收率为99.79%,RSD=1.5%;重现性好(RSD=2.76%),本品含总蒽醌以大黄素计不低于5.0mg/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本品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在0.23~1.1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3%,本品含白芍以芍药苷计每袋不低于7.0mg。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因此可采用本法控制本品质量。 室温留样稳定性试验(40℃,75%)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在六个月内均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