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EDI合同法律效力问题探析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p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数据交换(EDI)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是国际经济贸易不断深化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相互结合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EDI诞生以来,由于其具有交易成本低、传输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明显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应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与此同时,由于EDI的应用,给传统的以纸面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特别是合同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对国际贸易中的EDI合同进行准确定位成为各国及国际组织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国际贸易中EDI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予以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为完善我国EDI合同立法提出相关建议。全文共三章,约四万字。第一章简单介绍了EDI的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EDI合同与传统纸面合同的主要区别,阐明由于EDI合同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无形性等特征,必然导致其适用的法律规则也与纸面合同有所区别,为后文分析EDI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作一有益铺垫。第二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由于EDI合同与传统的纸面合同存在诸多显著不同,因此,传统法律制度中有关国际贸易合同的规定无法在EDI合同中得以适用。如何确定以电子形式订立的EDI合同的法律效力成为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的重中之重。本章对有关EDI合同法律效力的书面形式问题、电子签名与认证问题、合同成立的时间、地点问题等重要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第三章通过考察分析EDI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实践及我国有关EDI合同方面的立法现状,指出我国EDI合同立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我国EDI合同立法的应因对策:即加大对EDI合同立法的宣传力度;重视企业在EDI合同立法中的作用;整合EDI合同的相关立法;创建网络诚信环境;重视与EDI国际立法的接轨等。
其他文献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才认识到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主体的存在,又历经数个世纪才开始在法律上确立起其主体地位。时至今日,未成年人特殊的法律处遇制度已在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中确
我国物权变动规则吸收世界上两大主要物权变动模式,创造性地兼采债权形式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而我国《物权法》24条关于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在此混合模式下采登记对抗主义的规定
现行的警察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为党和国家培养警务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转型发展、社会风险加剧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在航运业发达的今天,涉外船舶代理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船舶代理业务经营范围的扩大化、业务的复杂化,其法律地位早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代理人,船舶代理人的内涵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