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IS/IT不仅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是支持企业价值链重建、流程重建、实现公司愿景的基础。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零售、金融等传统服务行业深度融合,引发了客户行为、消费习惯、投融资方式的巨大变化。电商巨头涉足信贷、支付、理财等传统金融领域,并纷纷成立互联网银行,从根本上影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如何变革创新,实现业务转型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工作任务。本文就适合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企业架构方法、企业架构内容进行研究,目的是寻求商业银行的企业架构有助于应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本文以“战略能力管理理论”、"BP-ISP战略匹配理论”、“战略匹配模型(Strategy Alignment Model, SAM)"为理论基础,对近年来在西方发展的企业架构理论、企业架构框架方法从本质剖析、内容构成、架构过程等方面进行纵深研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TOGAF企业架构框架,提出了一种着重满足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ISP地位较高、战略匹配成熟度较高类型企业的架构需求,兼顾实用性、准确性、通用性的新型企业架构框架。并以X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架构为创新架构框架的应用对象,综合考虑我国现代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的宏观环境、市场竞争、企业能力、技术发展等因素,在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企业现有资源分析、管理构成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实践了创新架构方法的关键内容,形成了X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架构方案。在架构框架设计、架构方案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以下创新。第一,对“企业架构”和“战略匹配”进行联合研究,以BP-ISP战略匹配理论的观点深入剖析了TOGAF本质、战略匹配成熟度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依据战略匹配模型SAM的内容,及其在企业活动链中的位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TOGAF企业架构框架(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进行重构、剪裁、补充,提出了SAM-TOGAF企业架构框架和架构方法。第三, 在X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系统群架构中应用SAM-TOGAF企业架构框架,通过企业架构应用实例,探索国内商业银行如何通过企业架构获取战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