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精神作为一种自愿、不求私利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崇高价值理念,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凝聚着对社会、对生命负责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感召。大学生作为践行新时代志愿精神的主力军,他们对志愿精神价值理念的认同,对志愿行动的积极参与,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注脚。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志愿精神价值理念尚未形成价值认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责任意识和志愿动机也备受争议,大学生真正养成志愿精神的议题尚有待深入挖掘与探究。本文以绪论部分开篇,在界说志愿精神和价值认同概念及理论基础上,深入挖掘志愿精神的深层价值,阐明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诉求,并结合当前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缺乏价值认同症结与归因,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路径展开理论探析与实践思考,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通过分别追溯志愿精神的中西文化思想源流和价值认同的理论基础,剖析了志愿精神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价值认同的涵义及过程,进而阐释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内涵与环节,同时从时代要求、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等角度分析了实现大学生对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阐明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诉求。通过详细阐释志愿精神在个人发展层面及社会发展层面上的价值诉求,系统揭示志愿精神的内在价值,从而阐明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表征及归因。通过搜集、梳理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现状的相关实证数据,具体从价值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等方面深入分析其问题症结,归纳出对其问题影响最直接、重大的因素,以期作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实效性的有力依据。第四部分,试图探索大学生对志愿精神形成价值认同的内在规律和具体实践策略。对志愿精神形成价值认同是一个不断积累、内化并外化的系统过程。首先从理论指导上,依据价值认同的形成过程,遵循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生成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行为操练这三大内在运行规律,并结合志愿精神的特征指出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两大着力点,突出主体自觉性与利他导向原则,进而在实践层面上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最终推进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