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究。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其他各种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或生存风险的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的、经济的保障措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和认识截然不同,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理念和模式。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是在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同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认为,社会保障的实质是以国家为主要责任主体,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缩小收入的不平衡。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还阐述了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社会保障的功能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等。这些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也随之起步,并有条不紊地进行建设。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进入了十年动乱。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社会保障项目基本停滞不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社会保障也逐步恢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全面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两次大会都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深入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明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例如,几十年的“双轨制”使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医疗保险的分设管理,使不同社会群体享有不平等的医疗保障待遇;社会保险未实现全国统筹,保险关系很难跨地区接续;虽然基金基础雄厚,具备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基金平衡的压力日益增大。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用创新的思路解决问题。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