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第一产业,其生产关系着一个国家农副产品的供应,进而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农业生产又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因此,农业生产急需寻找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以保障其顺利进行,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之一。自2004年以来,农业保险备受政府关注,连续7年被列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河南省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也在不断探求农业保险的发展。其发展模式先后经历了纯粹的商业化经营-农村互助统筹-政府主导下的商业化模式经营,虽然每个阶段的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政府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早期的纯粹商业化经营模式失败了,农村互助统筹消失了,现期的政府主导下的商业化模式的经营虽明确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但并不十分有效率。本文以此为契机,通过分析河南省农业保险历史及现行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模式,进而构建了符合河南省省情的农业保险新模式体系。通过量化分析河南省农业保险历史及现行模式,比较国内外农业保险模式,作者采用了主导指标法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鉴于河南省是小麦主产区,以小麦险为例,选取小麦单产变异系数、小麦产量灾害损失率、小麦专业化指数和小麦效率指数为主导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小麦进行了风险区划,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而构想了河南省农业保险新模式体系:成立代表政府利益的农业风险管理基金会,以农业保险合作社为农业保险的原经营机构,农业风险管理基金会和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再保险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在对农业保险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的前提下对那些有微利可图的农险险种进行再保险,农业风险管理基金会对那些无利可图的农险险种进行再保险,农业风险管理基金会给农业保险合作社发放全额的经营管理费用,给商业性保险公司发放一定比例的经营管理费用,给农户进行补贴,在大灾之年,对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商业性保险公司一些优惠等。并探讨了该模式下的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问题,预期了该模式能够带来的效益,提出了保障该模式实施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在河南省作物产量风险分区方面有所突破,为使农业保险这一规避风险的工具更好的为河南这一农业大省服务,找到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