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胡索(Rhizoma Corydalis)又名元胡、玄胡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近些年对延胡索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市场对延胡索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延胡索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脘腹疼痛、经闭通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系列钝痛,但是其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晰。目前市场上延胡索质量等级划分混乱且存在一定的误区;延胡索野生种质资源稀少,主要以人工栽培为主,分析不同产地之间延胡索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将为高质量延胡索的生产提供依据。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同时检测延胡索药材中8种生物碱成分含量的方法;对不同尺寸规格延胡索中8种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检测,为市场上延胡索商品等级的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检测了延胡索块茎周皮、韧皮部、木质部三个不同部位8种生物碱含量的差异;对浙江和陕西两大产区的延胡索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地理探测器研究了不同气候因子对延胡索8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程度及差异;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延胡索镇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同时检测延胡索药材中8种生物碱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对5种不同尺寸规格的延胡索中8种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7种生物碱的含量随着延胡索直径的增大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只有原阿片碱的含量随着延胡索直径的增大呈现上升的趋势,8种生物碱含量总和随着延胡索直径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2.将延胡索块茎分离成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对这三个部位的8种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三个部位的8种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周皮的生物碱含量最高,韧皮部生物碱含量居中,木质部生物碱含量最低,测定结果解释了延胡索中总生物碱随着延胡索直径的减小而增大的原因。3.对不同生长时期延胡索植株的块茎、茎、叶中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生长时期的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母元胡生物碱含量在植株发育的时期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茎、叶中含有延胡索乙素和海罂粟碱,并且茎、叶中海罂粟碱的含量显著高于块茎中的含量。研究结果为延胡索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信息。4.收集了陕西省和浙江省13个地区的延胡索样品以及各地区的相关气候环境因子。测量了 13个地区延胡索中8种生物碱的含量,并使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不同气候因子多大程度上影响延胡索中8种生物碱含量的空间分异性。分析了对生物碱积累影响最大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三个气候因子之间的交互探测和风险探测。筛选出适宜各生物碱成分积累的气候水平,即原阿片碱、脱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和延胡索乙素四种生物碱以及总生物碱含量在月平均气温0.8-6℃,月平均相对湿度60%-65%,月平均降水量4.8-50 mm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最大的积累。5.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延胡索镇痛的作用机制,初步阐释了延胡索中小檗碱(berberine)、金黄紫堇碱(scoulerine)、四氢药根碱(D-tetrahydrojatrorrhizine)、延胡索庚素(corybulbine)、海罂粟碱(D-glaucine)、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异波尔定(isoboldine)、巴马汀(palmatine)等10种有效成分对于传统的镇痛功效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筛选出17个与镇痛相关的靶点,构建了“化学成分-目标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分析延胡索中的10种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多个靶点、不同通路发挥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延胡索镇痛的机制提供了参考。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延胡索等级的合理划分及种植产地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扩大延胡索种植面积及增加其产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