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法提取葵花脱脂粕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葵花脱脂粕为原料,采用酶解与超声波辅助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葵花脱脂粕中的绿原酸,为拓宽葵花综合利用途径,实现绿原酸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结果如下: 1.用乙醇提取葵花脱脂粕中的绿原酸。研究乙醇浓度、浸提时间、物料比以及pH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适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1小时,物料比1:14,pH为2的时候效果最好,绿原酸提取率可达到1.32%。 2.根据葵花脱脂粕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性质,选择纤维素酶、蛋白酶、植物精提复合酶SPE-005及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复合,进行绿原酸的酶解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适的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h,纤维素酶用量4mL,蛋白酶用量2mL,绿原酸提取率达到1.90%。 3.利用超声波辅助酶法作用于葵花脱脂粕,研究超声时间、超声强度、纤维素酶用量和蛋白酶用量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40W/m2、超声时间10min、纤维素酶用量6mL、蛋白酶2.5mL。绿原酸的提取率可以达到2.16%,可以较完全的提取葵花脱脂粕中的绿原酸。 4.以绿原酸粗提品为原料,进行绿原酸的纯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醋酸乙酯是萃取绿原酸的最适溶剂;pH为2.0的酸性条件下萃取4次,每次萃取5分钟,可以将溶液中的大部分绿原酸萃取出来,萃取率达到75.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萃取的绿原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纯度可以达到72.1%。 5.初步研究了纤维素酶对葵花脱脂粕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求出其米氏常数,为改进酶解法提取葵花脱脂粕中绿原酸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所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全球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能够引起水稻减产高达50%。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重
2012年7月在广东徐闻海域采集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分解获得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温度、pH、盐度渐变单因子对照试验,观察其在环境因子渐变条件下的
苎麻(Bochmeria nivea L.Gaud)是我国特产的重要纤维作物。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5%,纺织加工能力约占80%。其纤维品质优良,在纺织上有重要地位,因而在世界上素有“中国草”的美誉。但在生产上存在遗传背景复杂,育种周期太长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苎麻新品种的培育。目前已经有许多作物通过单倍体途径获得纯和二倍体植株用于育种研究。花药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比较简单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对谈家何麻等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