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科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尽管具有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采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基本都是首次接受全身麻醉,在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仍然会使术前病人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对诊疗产生抗拒心理,产生机体的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效果,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缓解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病人应激反应、减轻焦虑和提高舒适度方面的作用及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1、病例来源与分组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200例,ASAI-II级,非急诊,无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无糖尿病等内分泌病史,两周内未服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无肝功能改变。全部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对照组病人仅进行常规的术前探视,即麻醉医生向病人简单介绍将采用的麻醉方法和相关术后镇痛措施,交代存在的麻醉风险,手术的施行方案及安全措施,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时间约5~10min。麻醉医生在干预组病人入院当天即与其进行沟通,取得病人信任,了解病人性格和爱好。除常规的术前探视外,由麻醉医生分别于术前1天,麻醉前和术后3h进行20min的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松弛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病人对手术及术后疼痛的顾虑、树立治疗信心。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0.3mg和咪达唑仑注射2mg,麻醉诱导时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注射液0.1mg/kg,丙泊酚注射液2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IPPV)潮气量控制在8ml/kg、呼吸频率14次/分、呼吸末二氧化碳压调节在35~45mmHg、吸呼比1:2。麻醉维持:推注泵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5~0.15μg(/kg min)、丙泊酚15~75μg/(kg min),每间隔30分钟静脉推注维库溴铵注射液0.05mg/kg。术中控制心率和血压在基础值的20%左右,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脉注射酮咯酸三丁氨醇30mg和托烷司琼5mg。手术结束时停止静脉泵,同时接上静脉镇痛泵。当病人处于麻醉苏醒期时给予肌松剂拮抗剂新斯的明和阿托品。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围术期维持病人正常体温。2、检测指标记录病人在入院、进手术间、术中30min和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收缩压、心率;记录病人在术前一天和术后一天的焦虑自评量表分数、术后舒适度自评分数、入院和术后一天的状态焦虑量表分数。3、统计分析分别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内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病人的收缩压、心率、焦虑自评价、术后舒适度和术后状态焦虑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标准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收缩压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在进术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明显(131.57±15.66mmHg,136.76±10.43mmHg;144.69±14.12mmHg,148.71±13.35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入院和术中30min时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的男性和女性病人在进术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明显(134.76±10.69mmHg,129.81±11.66mmHg;146.58±16.51mmHg,139.18±17.09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性别病人在入院和术中30min时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的初中文化及以下的病人和初中文化以上的病人在进术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明显(129.62±12.54mmHg,134.97±13.23mmHg;141.23±14.16mmHg,146.94±13.67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在入院和术中30min时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率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在进术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明显(87.48±10.70次/分,91.42±8.46次/分;92.53±15.75次/分,96.77±14.40次/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入院和术中30min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的男性和女性病人在进术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明显(89.58±10.36次/分,85.13±11.28次/分;95.32±14.39次/分,90.17±14.08次/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性别病人在入院和术中30min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的初中文化及以下的病人和初中文化以上的病人在进术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明显(84.23±12.49次/分,89.41±11.75次/分;89.31±14.63次/分,95.76±13.01次/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在入院和术中30min时的心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焦虑自评价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术前一天和术后一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明显差异(40.55±8.24,43.61±7.23;35.70±7.85,38.49±6.81),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男性病人与女性病人在术前一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明显(42.08±7.64,38.82±8.34),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性别病人在术后一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病人与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病人在术前一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明显(39.24±7.49,42.58±8.46),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文化程度病人在术后一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舒适度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术后舒适度比较差异明显(6.01±1.31,6.53±1.22),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病人的术后舒适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状态焦虑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术后状态焦虑比较差异明显(45.16±10.25,49.12±9.84),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病人的术后状态焦虑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1、可有效缓解病人手术焦虑情绪;2、可降低围术期病人由应激反应引起的收缩压和心率的波动;3、病人术后舒适度明显提高,促进术后恢复;4、心理干预对女性和文化程度低的病人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