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利伐沙班浓度及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药动学的影响 目的:创建LC-MS/MS法测定血浆利伐沙班浓度,研究大鼠血浆中利伐沙班浓度及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两药联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色谱、质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选用API4000+型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在正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436.2→145.2(利伐沙班)和m/z370.1→278.0(艾瑞昔布);流动相:10 mmoL/L的醋酸铵(pH=3.14)-乙腈(50∶50,V/V);流速:0.8 ml/min;柱温:30℃;样本进样量:20μl;内标:艾瑞昔布。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每天灌胃那格列奈混悬液(12 mg/kg)3次,对照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空白混悬液3次,连续3天。第4天早晨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那格列奈和空白混悬液30 min后,每只大鼠灌胃利伐沙班混悬液(2.6mg/kg),并于灌胃利伐沙班前(0 h)和灌胃利伐沙班后10、20、30、45min、1、1.5、2、3、4、6、8、12、24 h眼内眦取血,血浆样品处理后用LC-MS/MS法测定,选用DAS2.1.1药动学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大鼠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分别为(2572.67±1017.61)μg·h/L和(1692.75±654.72)μg·h/L; AUC0-∞分别为(2713.29±1101.60)μg·h/L和(1760.25±649.11)μg·h/L;t1/2分别为(4.00±1.48)h和(3.46±1.10)h;Tmax分别为(0.86±0.15)h和(0.69±0.20)h;CL分别为(1.11±0.43)L/(h·kg)和(1.68±0.60)L/(h·kg);V分别为(5.80±1.63)L和(7.95±2.74)L;Cmax分别为(537.83±141.35)μg/L和(438.19122.02)μg/L;结果表明:实验组的t1/2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UC0-t、 AUC0-∞、Cmax、Tmax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CL、V、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利伐沙班浓度,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大鼠血浆中利伐沙班浓度的测定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那格列奈与利伐沙班联合用药后,那格列奈可显著增加大鼠体内利伐沙班的吸收程度,并使利伐沙班的消除速度减慢。 第二部分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在大鼠体内药效学的影响 目的:考察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在大鼠体内药效学的影响 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利伐沙班组、那格列奈组、利伐沙班+那格列奈组(合并用药组)。利伐沙班组于每天灌胃利伐沙班混悬液(2.6 mg/kg)1次和与那格列奈组等体积的空白混悬液3次;那格列奈组于每天灌胃那格列奈混悬液(12 mg/kg)3次和与利伐沙班组灌胃等体积的空白混悬液1次;合并用药组于每天同时给予同等剂量那格列奈混悬液3次和利伐沙班混悬液1次;利伐沙班组、那格列奈组及合并用药组均连续给药5天。每只大鼠第一次给药前取空白血,之后分别在每天给药后45 min大鼠眼内眦取血1.5~2ml于3ml真空抗凝管中,3000 r/min离心5 min,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测定利伐沙班组、那格列奈组和合并用药组的重要药效学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n,INR),所有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三组主要药效学参数:那格列奈组药效学参数PT、APTT及IN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和合并用药组药效学参数统计APTT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药物的PT、INR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利伐沙班组与合并用药组两组间同时期测得的药效学参数PT、APTT、IN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利伐沙班与那格列奈联合应用后,利伐沙班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参数无显著变化,表明大鼠体内那格列奈对利伐沙班的药效学尚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