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xin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漱溟自称是“问题中人”,“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是他一生所专注的焦点。统观两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生命”的问题。在梁漱溟这里,“生命”的内涵极其丰富,不能狭隘的将其认定为一般意义上的生物学上的生命。大体来说,它是以生命本体为基础,以主体生命为主要,以文化社会大生命观为推广,整体的由点到面,层层递进,以此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生命观。梁漱溟的生命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梁以柏格森的“生命”概念、唯识学知识以及泰州学派自然观等理论为思想源泉,确定了生命本体论,认为生命是最根本的存在,是现象世界产生并存在的根据。宇宙万物生成,人的生活过程的完成,以及人类社会之形成发展,无一不是生命运动的结果。而人的生命则与宇宙大生命同体,这就决定了人具有实现绝对自由并得以圆足的理论可能。第二,单独就人而论,首先,分为“身”生命和“心”生命,二者呈现相统一又相对立的状态,其次,在二者的对比中,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它可以超脱物质世界的“有对”,而进入精神境界的“无对”。但梁漱溟关于人心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由早期的本能和理智二分,发展到了本能、理智以及理性的三分,该过程表示梁的思想实现了从自然人本主义到道德人本主义的转型,但根本地说,梁对于心作为人存在的本质的认识没有改变。第三,在梁漱溟看来,中、西、印三方社会中的人各有其独特的生命属性,由人为基础形成的文化也各有其存在形态,三种文化将按次序逐渐出现以成为世界文化主流。梁自信认为,在经历物质日益丰富而精神逐渐匮乏的西方文化后,重视生命内在圆满而淡化物质外在欲望的中国文化终将得以复兴。不可否认,梁漱溟的生命哲学思想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和偏理想化的倾向,然而这种理论本身对儒学加以生命化的探讨,以及在物质世界的迷惶中对人的终极关怀,仍然就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即形成一个能够使管理结构清晰化的一体化组织管理模式,区分职能管理和直线管理
运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的Perdew-Burke-Ernzerh(PBE)方法,研究了肉桂醛在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分析不同吸附模式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发现:同一金
比较了BP86、PBE、B3LYP、B3PW91、BHandHLYP、PBE0、X3LYP、CAM-B3LYP、TPSS、M06L、M06和M06-2X等12种采用了广义梯度近似(GGA、hybrid GGA、meta-GGA和hybrid meta-GGA)的密
结合陕西省榆林市煤炭产量和各项生态环境损害量的历史数据,建立较为精确的组合模型,预测煤矿区煤炭产量;通过协整理论研究煤炭产量与各项生态环境损害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取得
本篇翻译报告文本选自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多恩与新学》第二章《太空人多恩》。节选文本涉及文学、宗教、神学等多领域,作者用词客观,逻辑严谨,引证广泛,属于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宗教文化关系的和谐对民族关系的和谐又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由于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
通过分析英国国家质量平台,提出从有效性、满意度和安全性3个纬度出发建立质量指标体系。认为质量指标的选取与临床指南提供的质量标准以及对应的临床证据和经济证据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