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标体系建立和类型划分是社会林业研究的内容之一。由于研究区域空间跨度大,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复杂,森林社会功能多样,建立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简化研究难度,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结论的有效性。以甘肃省的县域为基本单元,分析各县域社会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作为具体决策分析和实施研究的依据。具有不同林业资源结构和林业发展方向的县域基本单元,分属于不同区域的社会林业工程类型。科学地评价各县域之间社会林业工程类型,可以为社会林业工程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林业生产以及分区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多种方式,对甘肃省87个县(市、区)社会林业工程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建立了甘肃省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87个县(市、区)进行类型划分。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原始资料分析整理,按照指标选择的原则,选取21项指标作为甘肃省社会林业工程现状及类型划分研究的主要依据,即:①自然条件评价指标: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h)、年积温(≥10℃);②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综合指数、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农林牧渔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耕地面积(万hm2);③林业资源评价指标:人均林业用地面积(hm2)、有林地所占比例(%)、灌木林地所占比例(%)、农田林网及四旁植树所占比例(%)、人均人工林面积(hm2)、人均林木蓄积(m3)、森林覆盖率(%)、经济林所占比例(%)、防护林所占比例(%)、用材林所占比例(%)2)利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林业资源三大类指标中的12个主因子进行分层聚类,具体方法为最近邻法,测度值为皮尔森相关法,得出聚类系统树图,把甘肃省87个县(市、区)划分为5大类。3)对划分的5个类型区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4)根据5个类型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各个类型区的社会林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