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普通话的推广,官方语言和多种方言并存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城市中的双言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地,从农贸市场中人们的日常交际可以观察和了解社会大致的语言使用情况。本研究以社会语言学双语理论为指导,以225名长沙市区三个不同等级的商贩和顾客为调查对象。从三个方面考察长沙市农贸市场的双言现象:1)农贸市场的商贩和顾客会选择什么语言来互相交流?2)人们的语言选择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市场等级以及交际模式有关吗?3)顾客和商贩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农贸市场存在着双言现象,普通话和长沙话是长沙市农贸市场商贩和顾客主要使用的两种语言变体,不同等级的市场使用两种语言变体的比例不一样。从整体上看,中高等级农贸市场中人们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明显高于低等级农贸市场的人数,同样地低等级农贸市场中方言的使用率要高于普通话的使用率。同时在不同的交际模式中,即交谈对象不同,商贩和顾客的语言使用情况不同。在大部分情况下,商贩和顾客之间的交谈大都用普通话,而商贩和商贩之间或者顾客和顾客之间则选择彼此熟悉的方言。除此之外,人们不同的教育背景对语言的选择也有较大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顾客和商贩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商贩和顾客。除了市场等级,交际模式,教育程度对双言现象的影响程度较大外,年龄对市场中的语言也有一定的影响,基本符合年龄越高使用方言的情况越多,中年或青年则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人们的整体语言态度是普通话更有社会威望,方言更亲切。但这个态度在商贩和顾客之间会有不同。商贩们认为普通话和方言都具有实用价值。顾客则认为方言更亲切,普通话更有社会威望。长沙话是湘方言宝贵的财富,是湖湘文化的载体。普通话在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地方方言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