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玻璃片基表面活化修饰中的应用

来源 :大连轻工业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这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玻璃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用以改善生物分子固定能力,完成了对固定生物分子的玻璃载体的表面预处理和活化步骤的方法探讨。 通过SEM、XPS、FT-IR以及接触角测定、酸性橙-7对氨基的定量反应检测和UV-vis等方法表征了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的玻璃基片的表面形貌、表面羟基、氨基等基团的变化、亲水性的改善、活化后表面所连接的氨基含量和最后固定核酸的效率。研究了DBD等离子体处理对玻璃基片表面性质以及对氨基硅烷活化玻璃基片后表面连接氨基量和随后基片固定核酸效率的影响。 分析表明,利用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的改性能力,以DBD等离子体技术代替常用的化学试剂处理方法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基片表面键合和基团的显著变化,使基片表面硅羟基团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粗糙度没有较大增加,增强了玻璃表面与活化试剂氨基硅烷的连接能力。硅羟基团与氨基硅烷形成共价结合使基片表面成为氨基化表面,增强了基片的活性,提高了表面的核酸固定效率。实验中对影响玻璃基片亲水性能和固定生物分子效果的多项工艺处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放电电压、频率、时间、气体放电间隙、玻璃基片厚度以及氨基硅烷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玻璃基片表面羟基和氨基基团以及核酸固定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范围。 实验证实,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在改性、活化玻璃材料载体以固定生物分子的领域之中,并获得较好效果。
其他文献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最优路径选择日趋倾向一流学科建设,同时也面临学科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治理不够等困境.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以一流学科建
  本文在全面总结和分析目前制造业领域中反求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对复杂曲面反求工程的全过程及其关键技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内容包括数据测
  本研究采用聚氨酯乳液作为基料,选用高效的具有渗透作用的缓蚀剂,添加到聚氨酯乳液中作为铁质文物封护剂的底层;通过实验筛选出合适的分散剂,将纳米TiO2和SiO2均匀的分散在基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对学生学习地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地理课通常有较长的时间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效率,会使教学效果事
本论文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介孔分子筛(MCM-4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介孔分子筛(MCM-48)复合材料,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