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尝试将二者耦合,深入开展生态脆弱性评价。另一方面,随着生态脆弱性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其研究对象也从自然生态系统转移到包括社会要素在内的人地系统。同时,长春市作为东三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正如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长吉图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要把长春市建设成科技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强的宜居城市。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根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共选取了17个评价指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前后的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通过生态脆弱性指数量化研究区的生态脆弱程度及其规划实施后脆弱性变化,并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对规划后的各用地类型、各功能区划、各开发强度区域进行生态脆弱性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经过规划后,2020年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生态脆弱性有所改善,总体而言脆弱性程度降低,但宽城区仍处于重度脆弱区,其余各区均为中度脆弱区;(2)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生态脆弱性降低,但生态环境仍处于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为了维护规划实施后的生态环境,在土地利用时应给予相关保护措施;(3)为了确保规划实施后生态脆弱性能够降低,进一步改善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对各土地利用类型、“四区”功能区、以及各强度开发区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为了保证这些对策的实施,本文还提出了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对策的实施途径,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