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刑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在刑罚制度中也为缓刑留出了一席之地。但50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并没有充分达到预期的要求。由于立法表述的模糊,导致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很不统一;理论研究对基本理论的阐释也比较混乱并日趋冷落。鉴于此,本文将对缓刑制度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约5万余字。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通过对缓刑的盖然性认识和目前缓刑制度的研究现状,引出文章的主题。第二部分,缓刑制度的演变。该部分对中外缓刑制度的产生、发展以至成熟做了简单梳理,从侧面印证我国缓刑制度所处的阶段及发展要求。第三部分,缓刑制度的概述。该部分对缓刑制度的含义、在刑罚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相关刑罚制度的区别及现代缓刑制度的类型进行了重新定位,澄清了当前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模糊、混乱的认识,为实践提供了更明晰的指导。第四部分,缓刑制度的理论基础。该部分从缓刑制度的价值蕴含着手,分析归纳出各国缓刑制度的理论基础无外乎两个:一是教育刑理论;二是刑事政策学说。并进一步指出,理论基础并不因适用于社会主义中国而有所不同,从而为中国缓刑制度的正确运用奠定了理论根基。第五部分,缓刑制度立法规范的比较分析。该部分对当今世界各国适用缓刑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缓刑的适用、考验及法律后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现行实践中应当继续推行的做法和应当借鉴国外的地方。第六部分,我国缓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该部分对我国适用缓刑过程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