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死亡率为30.83(1/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首选治疗,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肺癌早期诊断的水平比较低及肺癌本身恶性程度高等原因,约80%的患者被诊断为肺癌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临床上仅有15%的患者适合手术切除达到根治性治疗。对于晚期的肺癌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coagulation therapy,PMCT)近年来开始逐渐用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本实验主要研究微波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主要症状为胸痛、咯血、咳嗽、咳痰、体重减轻、乏力、纳差等,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NSCLC且能耐受介入治疗和化疗的患者67例,其中33例行单纯化学治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为:鳞癌: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或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腺癌:P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或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34例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联合化学治疗(实验组),其化疗方案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3、6个月复查胸部CT并测量肿瘤体积,按肿瘤病灶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并随访统计好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观察其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情况及毒副作用: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及化疗,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气胸发生率为17.65%,较对照组气胸发生率(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术后出现气胸的患者肺压缩均在30%以内,术后给予吸氧或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后痊愈。实验组患者术后较对照组患者,痰血发生率更高,并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31,P<0.05),其他微波消融治疗及化疗常见并发症如发热、胸痛、骨髓抑制等相比较,无显著差异。2.近期疗效:对照组(33例):完全缓解(CR)0例(0.00%),部分缓解(PR)12例(36.36%),总有效率(CR+PR)36.36%。实验组(34例):完全缓解(CR)8例(23.53%),部分缓解(PR)16例(47.06%),总有效率(CR+PR)70.59%。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90,P<0.01)。3.KPS评分改善情况:实验组术后1月、3月KPS评分分别为:81.76±7.16、78.82±6.4,对照组术后1月,术后3月KPS评分分别为:72.72±4.52、73.03±4.67,实验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无进展生存期:对照组与实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3.6±0.2)个月和(5.4±0.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731,P<0.01),对照组明显短于实验组。结论:1.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型晚期NSCLC的综合治疗方法。2.微波消融治疗联合化疗可以在局部迅速杀灭肿瘤细胞,在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等方面优于单纯化疗,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