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无昏迷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68例无昏迷的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最近一次脑卒中距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时间在1个月内的患者为A组,共计28例,其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慢性房颤有15例(合并左房血栓有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左侧心脏瓣膜赘生物7例(合并脑脓肿1例)、冠心病伴左心室壁瘤和附壁血栓4例、左房黏液瘤2例;最近一次脑卒中距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为B组,共计40例,其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有20例(合并慢性房颤者17例,合并左房血栓者1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左侧心脏瓣膜赘生物13例、左心室壁瘤5例(合并冠心病4例,伴有左室附壁血栓4例)、左房黏液瘤2例。对比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情况、脑缺血出血转化情况、因神经系统并发症而死亡情况、术后延迟苏醒、术后延迟拔管、二次开胸止血、住ICU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死亡率。结果:A组体外循环时间(116±47)min,B组体外循环时间(109±44)min,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主动脉阻断时间(68±35)min,B组主动脉阻断时间(65±34)min,差异不显著(P>0.05);A、B组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脑缺血出血转化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因神经系统并发症而发生的死亡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延迟苏醒百分比10.7%,B组术后延迟苏醒百分比7.5%,差异不显著(P>0.05);A组术后延迟拔管百分比14.3%,B组术后延迟拔管百分比5.0%,差异不显著(P>0.05);A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百分比3.6%,B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百分比2.5%,差异不显著(P>0.05);A组住院死亡率0%,B组住院死亡率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ICU时间(49±36)h,B组术后住ICU时间(42±22)h,差异不显著(P>0.05);A组住院费用(125186±47968)元,B组住院费用(119364±48807)元,差异不显著(P>0.05);A、B两组住院死亡率相等(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昏迷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