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问题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绝大多数商品由市场进行配置和调节,其价格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其自身也存在固有缺陷,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市场失灵的存在。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通货膨胀或战争等非常时期,商品的供求关系常常会出现失衡,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引发价格异常上涨,严重时可能会使社会秩序出现混乱。此时,政府需要运用“有形之手”及时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其中临时价格干预就是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我国在非常时期实施的政府临时价格干预,曾有效地平息了一些价格异常上涨事件。但是,作为政府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临时价格干预政策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往往伴随损害生产经营者利益、加剧供应短缺、商品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这既有政府失灵的因素,也有现行临时价格干预政策不完善的因素。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和陕西省实际,从政府临时价格干预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政府临时价格干预的合理性,深入分析了现行临时价格干预政策的实践、特点、影响和困境,并结合其他国家临时价格干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临时价格干预政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