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加,消除和减少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是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也是以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理解为主要目标之一的国际理解教育日渐受到各国重视的原因。而在不少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怎样通过课程及其他教育形式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有效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正在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一个中日国际理解教育实验课程为个案,从文化人类学的“错位沟通”视角分析该实验课程的目的、内容、实施过程并对其进行评价,进而总结国际理解教育中异文化理解教育部分的课程开发模式特征,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些许经验。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三部分内容来论述本研究的思路。第二章介绍本研究基础,并说明研究方案。第三章是对实验课程实施过程的分析。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中日师生在国际理解教育实验课程中的对话,从“错位沟通”视角分析中日双方的对话分歧点,以及对话内容中文化冲突的产生、发展及结果。分析发现,中日双方课程参与者的文化冲突集中表现在金钱和人际冲突这两个话题上,冲突的发展经过四个阶段:发现和了解冲突、了解背后的原因、尝试理解对方言行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合理性、进行再次判断。第四章分析课程后期单个访谈资料,根据课程开发者和课程参与者的反馈来评价实验课程的效果。本文认为,通过该课程,参与者异文化理解能力都得了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五章总结了国际理解教育中此类对话型实验课程的开发意义及其对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