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曲是一种广为大众喜爱的艺术体裁,因其独有的文学性和音乐性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带给听众全方位的美感享受。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大量优秀英语歌曲涌入中国,然而不同的歌词语言却阻碍了国人对英语歌曲的理解和欣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音乐文化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因此,英语歌曲翻译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在国内译界,歌曲翻译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歌词译本由于缺乏理论指导而导致美感缺失或不可唱现象。鉴于此,本文尝试将歌曲翻译与美学理论相结合,从翻译美学角度探讨英语歌曲美学效果在其汉语翻译中的再现,以使受众得到与原曲听众近似的美的感受。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将翻译视为一种由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共同参与的审美活动。翻译审美客体即原文,其美学构成包括形式系统的美和非形式系统的美两个方面。其中形式美学构成指文本的直观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层面,而非形式美学构成则较为内在含蓄,表现在原文的“情”、“志”、“意”、“象”层面,包括原文风格、文化、情感、意境等方面的美。翻译的审美主体即译者,既受制于审美客体的可译性限度,又同时具备“情”、“知”、“才”、“志”等主观能动性,以克服原作制约,创作出与原文美学效果相近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理解、加工和转化,直至原文的美学构成充分体现在译文中。对歌曲这种审美客体而言,其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特殊艺术属性要求翻译不能仅是双语转换,而更应追求原曲美学效果的再现,从而使所译歌曲适听适唱,打动受众。因此,运用翻译美学理论指导歌曲翻译合情合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歌曲的分类和特点,对歌曲翻译领域的相关实践研究及中西与美学相关的翻译研究进行综述;其次,介绍刘宓庆教授的翻译美学理论,并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两方面详细阐述翻译美学理论的审美构成;最后将翻译美学理论应用于英语歌曲汉译,结合实例从翻译审美客体角度总结歌曲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以再现原曲语音、词汇、句法层面的形式美以及风格、文化层面的非形式美,并从审美主体角度提出译者面临的困难,必备素质,以及歌曲翻译的方法。文章首次从美学角度研究歌曲翻译,为歌曲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另外,作者选用大量英语歌曲汉译实例,对其归纳整理并进行描述及对比分析,以证明翻译美学理论对歌曲翻译的适用性。希望本文对英语歌曲的汉译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