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国际化的今天,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下的霸主地位依旧稳固,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很容易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经济稳定状况。所以,分析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及传导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为理论基础,以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为切入点,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汇率、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传导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溢出效应。而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采用了具有较强经济解释意义的实证模型SVAR模型。笔者决定选择2008年12月至2015年7月的相关经济变量月度数据为样本,包括以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选择我国的实际产出(由工业增加值代替)、利率、净出口作为我国经济的代理变量,以中美间的实际有效汇率做两国外汇市场的代理变量,通过数据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证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各经济变量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其中,除了对我国总产出的短期冲击为负向冲击外,其他均属于短期正向冲击。另外,美联邦基准利率对我国总产出这一经济变量的冲击程度,与美国FFR对我国利率、净出口、中美汇率的冲击程度相比波动幅度较小。从长期来看,美国货币政策代理变量FFR对我国各经济变量的溢出效应最终均会收敛于0。最后,针对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的风险溢出,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关政策建议: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当加强我国货币当局政策制定的独立性,同时注重该政策的国际协调;循序渐进地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加快并完善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的结构及层次、多元化出口市场;改进现行结售汇制度,选取相对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加强对国际流动资金的监管分析,以此来降低我国面临他国货币政策冲击的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