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和优秀历史资源,提升文化素养,增加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大学阶段,要求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如此之重要,国家层面又是如此之推广和推崇,这就是使得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认同、认同程度、如何认同等问题显得极为有意义和必要。同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行系统研究,力求通过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和认同机理分析,探索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的提升路径,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参考依据,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作为全文的开篇部分,详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缘起,分析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和总结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辩证的吸收接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与不足,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文献评述。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文化认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认同观以及心理学视野下的文化认同理论作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文化内在的矛盾性是文化认同的动因、人的能动性是文化产生认同的根据,以及实践活动是文化认同得以实现的途径。其次,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确立了研究的理论支点。最后,对西方认同理论中心理学视野下的文化认同理论作了借鉴吸收。第三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机遇,主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与魅力、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四方面。之后从现代性思潮的冲击、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部分当代大学生认知的偏差四方面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本章以现有文献理论为基础,结合对不同层次当代大学生展开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数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著的社会功能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的认同三个方面的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最后采用简单理论模型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认同内容。根据广义文化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内容分为行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集体意识、以立德修身为基石的个人道德三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导性内容。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核心性内容。第六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首先提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机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系统中各要素的内在协作方式以及其运行规则,它主要包括认同的过程和认同的层次。其次,从认知、感悟、体验、内化、践行五个环节动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过程。最后,从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四个层次叙述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认同层次,有机分析了构成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第七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索。通过前文的分析,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章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当代大学生自身五个层面入手,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路径,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牢基础。
其他文献
湖南祁剧是形成于古楚之南祁阳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蕴含有富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从流布区域来看,在省内它盛行于湘南、湘中、湘西数十县;在省外它主要流传到桂北、赣南
蔬菜种植具有水肥需求量大等特点,导致菜地土壤氮磷淋溶损失(以下简称淋失)风险较高。茄子作为中国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其种植地氮磷淋失问题不容忽视。为探索降低茄田土壤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既给酒店行业带来了机遇,如提高品牌宣传和推广、降低营销成本、提升顾客满意度等,也给酒店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的 :探讨肝肾阴虚型高血压采用杞菊地黄丸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病房诊断的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60
2013年7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对黑龙江省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的依克明安旗(简称依旗)遗迹展开考古调查,基本确定了依旗遗迹的
论文简要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艰辛历史,以及近年来延安市治沟造地的进展;认为治沟造地在继承几十年来淤地坝建设的成功模式基础上,改坝库天然淤沙为人工
内部审计本质上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使管理当局提高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监督、评价都服从于这一特点.关于内部审计的一些新观点和咨询活动论、控制论等都是从不同侧面
欧阳黔森书写贵州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关注社会现实,用文艺弘扬贵州精神,讲述贵州的故事,赢得了不少读者,也受到评论界的肯定,在当代文坛具有一定影响,是当下贵州这片土地
学界多认为《侵权责任法》第55条体现的是我国的知情同意规则,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前负有向患者的说明义务,该规则保护的是患者的自我决定权。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腺五肽(TP-5)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12%乙腈(含0.1%三氟乙酸),检测波长为222nm,流速为1.5mL.min-1,柱温为30℃,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