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每部作品中,都不乏对人物欲望的关注、书写和表现,这与作家本人对欲望自成一体的理解、对欲望肯定的态度有关,也与她一生中的经历有关。在这些复杂多变的作品中,不同身份、性别和性格的人物身上潜藏着共同的欲望内在逻辑和展现方式,表现出相似的欲望过程和欲望叙事。以“世界迷宫”三部曲以及一些传记为参照,对其小说中的欲望书写进行考察,将发见尤瑟纳尔在小说人物塑造和叙事中蕴藏的现代性思想,无论是作为世俗“反对者”的人物,还是主体从离开出生之地开始进行的漫游,抑或是他们以死亡获得自由的姿态,都使她的小说穿越遥远的时空与现代的一些思想和理论交相辉映,使其作品在今天依然历久弥新,充满了丰富的解读空间。因此本文主要对尤瑟纳尔小说中的欲望机制进行考察、讨论和总结。
在尤瑟纳尔对于“欲望”的书写中,每个个体都勇敢地追寻、实现和表达着自己的欲望,与其他客体在力比多的作用下在肉体和精神上进行欲望的连接,又切断之前连接的欲望流去寻找新的连接,在这种循环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对抗陈规、建构自我的能量,这个过程与德勒兹对“欲望机器”的阐述不谋而合,因而本文借用这一概念对小说人物的欲望心理过程和外在言行进行观照,第一章即对“欲望机器”三种综合的作用进行考察,第一节主要对“连接性综合”进行归结,在力比多驱使下身体和器官对于连接产生渴望,在连接中又产生生命的能量,“欲望机器”进入个体并与其结合,使其成为欲望主体,进行“连接-切断-连接”循环,以进行欲望流的析取。第二节则主要聚焦于“欲望机器”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分裂性综合,并对欲望主体表现出的“记忆”与“反记忆”的分裂和通过“反记忆”实现的对重复记忆的突围进行分析。第三节则对“欲望机器”的联合性综合进行总结,在不同性别、主体与客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的关系,作为“反对者”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生成-女性”和“生成-弱势”也与其他个体相互生成,从而游走于社会和时代主流的边缘,在这三种综合的作用下“欲望机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装配和内在运转,“游牧性”的欲望主体最终生成。
“欲望机器”内在的运转和自我装配方式也决定着欲望主体外在的表现,因此第二章主要对“欲望机器”的外在运行方式进行总结,对欲望主体从身体到精神的“逃逸-再结域-再解域”这一外在的欲望路线进行梳理,欲望主体通过离开出生之地首先进行身体上的“逃逸”,又在“再辖域”的召唤下自愿回到原来的约束中被规训,最终通过自我解构和自为死亡的姿态实现精神上的突围和自由。
而这些欲望的心理过程最终是通过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来的,因而最后一章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尤瑟纳尔的欲望叙事进行一些梳理和总结,在叙述的主体上,由于叙述者的“欲望机器”的规训,受述者“失语”和“缺席”,叙述者的欲望表达得到了最大的施展空间,其欲望也在自己的叙述中不断地扩张,同时作者本人在现实中的欲望也通过使读者这一受述者“失语”的方式获得最大程度的表达,刻意被明确和强调的叙事时间也给叙述者和作者进行欲望改造提供了可乘之机,立足于真实历史背景的欲望主体显得愈加真实可信。但在叙述者叙述话语的多孔空间以及被刻意模糊的叙事时间中,作为阐释者的读者也找到了自身欲望投射的一席之地,叙述者、受述者、作者及读者的欲望在小说中交缠在一起,共同对尤瑟纳尔小说中的“欲望机器”进行呈现。
而“欲望机器”的内在实现、外部运行和呈现方法也反映出尤瑟纳尔自身包括控制欲、表达欲和肉欲在内的一些欲望,同时表露出其肯定欲望并从中汲取创作和生命能量、勇于表达欲望的欲望观,在今天对于读者来说依然有其价值。
在尤瑟纳尔对于“欲望”的书写中,每个个体都勇敢地追寻、实现和表达着自己的欲望,与其他客体在力比多的作用下在肉体和精神上进行欲望的连接,又切断之前连接的欲望流去寻找新的连接,在这种循环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对抗陈规、建构自我的能量,这个过程与德勒兹对“欲望机器”的阐述不谋而合,因而本文借用这一概念对小说人物的欲望心理过程和外在言行进行观照,第一章即对“欲望机器”三种综合的作用进行考察,第一节主要对“连接性综合”进行归结,在力比多驱使下身体和器官对于连接产生渴望,在连接中又产生生命的能量,“欲望机器”进入个体并与其结合,使其成为欲望主体,进行“连接-切断-连接”循环,以进行欲望流的析取。第二节则主要聚焦于“欲望机器”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分裂性综合,并对欲望主体表现出的“记忆”与“反记忆”的分裂和通过“反记忆”实现的对重复记忆的突围进行分析。第三节则对“欲望机器”的联合性综合进行总结,在不同性别、主体与客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的关系,作为“反对者”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生成-女性”和“生成-弱势”也与其他个体相互生成,从而游走于社会和时代主流的边缘,在这三种综合的作用下“欲望机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装配和内在运转,“游牧性”的欲望主体最终生成。
“欲望机器”内在的运转和自我装配方式也决定着欲望主体外在的表现,因此第二章主要对“欲望机器”的外在运行方式进行总结,对欲望主体从身体到精神的“逃逸-再结域-再解域”这一外在的欲望路线进行梳理,欲望主体通过离开出生之地首先进行身体上的“逃逸”,又在“再辖域”的召唤下自愿回到原来的约束中被规训,最终通过自我解构和自为死亡的姿态实现精神上的突围和自由。
而这些欲望的心理过程最终是通过小说的叙事呈现出来的,因而最后一章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尤瑟纳尔的欲望叙事进行一些梳理和总结,在叙述的主体上,由于叙述者的“欲望机器”的规训,受述者“失语”和“缺席”,叙述者的欲望表达得到了最大的施展空间,其欲望也在自己的叙述中不断地扩张,同时作者本人在现实中的欲望也通过使读者这一受述者“失语”的方式获得最大程度的表达,刻意被明确和强调的叙事时间也给叙述者和作者进行欲望改造提供了可乘之机,立足于真实历史背景的欲望主体显得愈加真实可信。但在叙述者叙述话语的多孔空间以及被刻意模糊的叙事时间中,作为阐释者的读者也找到了自身欲望投射的一席之地,叙述者、受述者、作者及读者的欲望在小说中交缠在一起,共同对尤瑟纳尔小说中的“欲望机器”进行呈现。
而“欲望机器”的内在实现、外部运行和呈现方法也反映出尤瑟纳尔自身包括控制欲、表达欲和肉欲在内的一些欲望,同时表露出其肯定欲望并从中汲取创作和生命能量、勇于表达欲望的欲望观,在今天对于读者来说依然有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