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术后顺铂时辰化疗同步调强放疗的治疗方式,评价时辰化疗同步调强放疗的优势,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术后患者提供一条更加合理优化的用药途径。 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为鳞癌的Ⅲ、IVa、Ⅳb期(根据2010UICC分期标准)术后初治患者共29例,中位年龄57(34~70)岁,全部病例均无肉眼残存病灶。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即时辰组17例及常规组12例。时辰组及常规组均采用DDP方案同步化疗三周期,放疗期间第1、22、43天,21天/周期。时辰组:顺铂100mg/m210am--10pm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持续用药12h,采用电子化疗全自动注药泵静脉输入给药。常规组:DDP100mg/m2,常规速度静脉给药40滴/分钟 d1静滴约1-2小时。同步放疗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放疗,GTVtb(瘤床)66Gy/33次,2Gy/次,PTV1(高危区)60.06Gy/33次,1.82Gy/次,PTV2(低危区)50.96Gy/28次,1.82Gy/次。同步放化疗结束4周行辅助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 mg/㎡静滴,d1;顺铂75mg/㎡,civ q12h,d1-5(10Am—10Pm);氟尿嘧啶:750mg/㎡/d,civ q12h,d1-5(10Pm—10Am),21-28天/周期,3-4周期。同步放化疗前后及以后每3个月查相关影像学及血液学检查,按RECISIT1.1标准评价疗效,根据CTC3.0标准评价毒性。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果:29例患者全部完成同期放化疗,8例患者未行辅助化疗,时辰组及常规组各4例,分别占该组23%和33%。分析结果如下:1、不良反应:(1)血液学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时辰组主要在0-2级,3级仅1例;常规组:主要是1-3级,0级有3例;两组对比常规组较时辰组严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时辰组0级为12例,1-2级5例;常规组0级有3例,主要在1-3级9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时辰组主要集中在1-2级,常规组主要为2-3级,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认为时辰组较常规组发生血液学毒副反应程度轻。其中中性粒细胞下降是否发生,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消化道(3)肝肾功能(4)乏力及粘膜炎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组未发生乏力14例,发生1级乏力3例,乏力主要集中在0-1级;常规组未发生乏力3例,主要集中在1-2级;结果显示乏力在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下降级黏膜炎等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反应时辰组高于常规组(P<0.05)。(5)免疫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相比(CD3、CD4、CD8、CD19、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例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淋巴细胞亚群均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治疗后CD4/CD8及CD4呈下降趋势,CD8较化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规组免疫功能受损严重。2、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达8个月(3月~15月),其中4例患者死于经影像或病理证实复发和/或转移(13%),1年总生存率94.7%,1年无疾病生存率81.7%。 结论:(1)与常规化疗相比,时间调节化疗能降低同步放化疗所致的血液学及乏力等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其他不良反应相差不大,时辰化疗提高患者耐受性,使患者依从性得到提高。时间调节化疗还可减轻患者免疫功能损伤。(2)确切疗效及毒副反应尚需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