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妇女休闲方式“恰依”现象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4200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人类学的角度,调查和分析维吾尔族妇女的“恰依”活动,以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为主,深入到乌鲁木齐女性“恰依”活动当中,以主位和客位的视角、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搜集到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材料,比较全面和深入地描写了乌鲁木齐妇女“恰依”活动分类、程序、内容、功能、性质、特性与文化变迁等。  “恰依”作为维吾尔族妇女重要的休闲方式,也是维吾尔族妇女的一种极其流行的社会交往形式。“恰依”活动是维吾尔族妇女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的起点。“恰依”活动贯穿了维吾尔族的社交礼仪、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各类民俗文化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恰依”活动在短短几十年里也经历了一定的文化变迁过程。本文通过研究维吾尔族女性的休闲方式“恰依”活动,及其文化变迁过程、社会功能,揭示维吾尔族女性社会交往的规律及社会互动关系。  对于本文所研究的维吾尔族妇女休闲方式“恰依”现象,在学术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恰依”活动的形式、内容、分类及其功能等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仍然停留在描述性的阶段,现有必要从描述性研究转到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当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的适应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从新疆各地,特别是南疆农村地区流动到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女性。   流动人口是伴随着全球化的一
借助可视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到传统昆曲文化中,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在分析昆曲视觉艺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昆曲《牡丹亭》中的角色、服装和场景在可视化过程中的
数字“七”是一个世界性的符号,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体现着人类对宇宙时空及其运行规律的感性认识。数字“七”以不同的形式被表现在欧亚诸多族群的文化中,反映着各族群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寻找两者结合点、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
期刊
近几年,虽然全球化、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在加快,但是人们对传统宗教的兴趣以及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在中国和俄罗斯传统宗教——萨满教以它的深厚根基不顾一切地传播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