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员工流动的FDI知识转移——以长三角地区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sm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从知识管理的过程观视角来看,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储存和知识创造过程,而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关键工作。以往学者关于员工流动导致知识跨组织转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将员工流动看作是知识转移的途径,认为员工的跨组织流动就代表了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对员工流动导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员工流动导致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借鉴学者们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员工流动途径下FDI知识转移的特殊性,构建了基于员工流动的FDI知识转移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这一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员工流动导致FDI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员工流动途径下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机理;最后,对研究框架中强调的员工流入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转移效果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本文共由六章内容组成,各章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说明了研究的对象范围、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对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就知识与知识转移的内涵及分类、知识转移的渠道和方式、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产业集群与知识转移、员工流动与知识转移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结,指出基于员工流动的知识转移研究有待深化的地方,最后说明以往研究给予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基于员工流动的FDI知识转移分析框架。在阐释了员工流动导致FDI知识转移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员工流动途径下FDI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机理,并指出以往知识转移分析框架的局限性,从而构建基于员工流动的FDI知识转移分析框架。   第四章,实证研究一:FDI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首先对来自外企员工的特征、所转移知识的属性、情境因素、内资企业员工知识接收意向和内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FDI知识转移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然后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调查问卷样本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运算,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第五章,实证研究二:基于知识整合机制的实证研究。首先对接收FDI知识的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调查问卷样本数据代入模型运算,对所提如的理论进行探索性验证,并进一步通过案例来分析内资企业的知识整合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第六章,研究结论、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信息的传递变得畅通无阻,也带来了企业环境的重大变化。由于企业具有学习、模仿和创新的能力,任何优势都不可能成为一个企业长久的法宝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分析仪器行业也在与世界进行着积极的交流。作为世界分析仪器行业领导者的美国T公司,凭借这股东风,深深植根于中国。三十年来,依托于良好的政策和自身的
随着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特点,使得当前餐饮业的竞争模式和竞争内容发生了重大转变,顾客就餐时不再只满足温饱问题,更多看重就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