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x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货膨胀会改变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经济福利,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可能引起一国的经济动荡甚至政治危机。绝大多数国家都高度重视通货膨胀问题,并把保持物价的稳定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维持物价水平的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货膨胀在我国政府经济工作事务中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水平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
  通货膨胀通常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持续的上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GDP平减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鉴于CPI在衡量通胀具有科学性、直观性、可比性,本文选择用CPI作为研究通货膨胀率的指标。研究CPI,是为了搭建起关于CPI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CPI的经济模型,从而能够尽可能准确的预测CPI,这是研究CPI的理论意义。而最根本的目的是在预测的基础上能够为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有效管理、控制通货膨胀,从而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目标,这是研究CPI的现实意义。要达到这一根本目的,又需要研究CPI的影响因素,只有弄清了CPI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才能预测CPI进而调控CPI。
  本文以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等经济学经典的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提炼出对CPI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再根据我国经济实际情况、计量经济学理论要求,选取了对CPI具有显著影响的三个变量作为解释CPI的因素——居民消费、广义货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并收集了从1989年至2012年以来的原始数据。接着,结合计量经济学理论,设定了适当形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设定了上述三个因素的具体形式(居民消费环比增速、广义货币环比增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数)以及滞后期,完成了对原始数据的处理——长期均衡模型便构建了起来。随后,使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各解释变量均显著,且模型对CPI的解释能力很强;模型也通过了计量经济学检验和诊断性检验。至此,可以认为本文建立的关于CPI的长期均衡模型是符合理论和实践的,模型可以较准确地解释CPI与居民消费环比增速、广义货币环比增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数这三个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短期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来研究CPI的短期调整动态机制。
  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居民消费环比增速对CPI具有显著地影响,居民消费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CPI提高0.47个百分点。可见通过控制居民消费的增速,可以有效控制住CPI的过快上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是过度依赖外需而内需不足,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不断扩大内需;居民消费作为内部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事关民生问题,经济学理论用消费作为直接衡量居民福利的指标,消费水平的提高直接反应居民福利的提高。因而我们应该切实保障居民消费的持续、稳步的提高,通过限制消费水平的增长来控制CPI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对CPI具有一定的影响,工资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CPI提高0.17个百分点。虽然工资指数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CPI的上涨,但保持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稳定、持续的上升,是扩大居民消费、促进内需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同时,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现实情况,劳动力供求情况出现反转,平均工资水平有逐步上升的现实压力。因而,一般来说,工资指数合理的增长幅度不应该受到限制。第三,广义货币环比增速对CPI的影响较为复杂。首先,广义货币环比增速对CPI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滞后期为1年。其次,广义货币环比增速与CPI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我国CPI数据是广义货币环比增速的二次函数(U形抛物线的右边部分),广义货币环比增速越大,广义货币环比增速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导致CPI更大的增幅。鉴于居民消费、工资水平这两个变量并不适合用来调节CPI,因而调控CPI的任务主要落在了广义货币环比增速这个变量上。实际上广义货币是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广义货币来调节CPI。第四,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在短期内,CPI的变化不仅来自于上述三个解释变量的影响,而且取决于上一期CPI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即如果某一年度实际CPI偏离了其均衡水平ΔX,则下一年度经济系统将以ΔX的1.1556倍的程度对CPI进行修正。因而在预测、调控CPI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误差修正的作用。
  在文章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促进居民消费稳步增长、保持工资水平稳步上升、结合运用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提出了政策建议。促进居民消费稳步增长,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持工资水平稳步上升(也即保持工资指数的稳定),要进一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民主参与工资决策的权利;要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建立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控制垄断行业工资增长。结合运用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是指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在公开市场常规性操作间隙进行修正和弥补,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目前针对CPI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某一学派或者某一理论、研究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对CPI的影响,但很少有研究是去试图精确解释CPI或者解释效果并不精确。本文以过往经典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解释我国CPI的三个重要因素,并深入研究模型形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最终实现了对我国CPI相当精确的解释,模型拟合优度达到98.1%。第二,现存的研究,在涉及到货币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均基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认为货币增速与CPI是线性关系。但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CPI、广义货币增速这两组数据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实际上CPI是广义货币增速的二次函数(U形抛物线的右边部分),它们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而且本文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一新的发现也提高了本文模型对CPI的解释力度。第三,本文基于央行2013年新创设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提出了针对调控CPI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市场化与银行服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金融财富分层次的积累和社会活动的多样化,不同层次的客户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样化、全方位,市场化的需求对金融工具的便利性和盈利性的敏感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商业银行业渐趋于意识到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性。中国和越南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都处于高度发展中,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点。近年来,两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期间,我有幸来到了中
学位
学位
期刊
学位
利率市场化改革脚步的加快、资本监管标准的不断提升、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深入、金融脱媒现象的加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等因素使得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转折点。为了应对上述因素带来的利差收窄,传统业务利润受到冲击,发展受到阻碍等挑战,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支点,谋求业务的转型。从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加快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都不约
学位
学位
多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截止2013年底,资产组合中各项贷款余额达59.23万亿元,债券投资余额达18.14万亿元。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迅速,当前规模已逼近10万亿大关。不得不说的是,各类金融资产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也累积了相当程度的风险,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我国商业银行及广大市场参与者急需采用更为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