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情是个体通过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境而产生的与他人一致的情绪反应。它与道德发展、利他行为息息相关,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个体健康人格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诸多共情现象中,对他人疼痛的理解、体验和感同身受(即疼痛共情)因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往研究分别探讨了注意、疼痛刺激的真实性、刺激背景(公平与否、情绪属性)、主体生理状态(疼痛与否)与职业(医生/普通人)、共情目标的群体身份(内外群体身份)等诸多因素对疼痛共情及其神经机制的影响。然而,迄今尚未有研究通过将影响因素划分为主体与客体类别以系统探讨各种主、客体因素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及神经机制。特别是,影响共情的主体因素既可能来源于稳定的个体差异,如性别与人格特质,也可能来源于同一个体状态性的身心变化,诸如心境的变化。然而,上述稳定性与状态性的主体因素各自如何影响疼痛共情,其影响具有怎样的相似性与独特性,其大脑机制如何均不清楚。另一方面,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文化传统,对老弱给予更多的关爱离不开对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更深入的理解和情感卷入一即更深的共情。因此,我们有可能对需要被关爱的老人与儿童的疼痛状态具有相比成人更高的共情水平。然而,迄今尚无研究系统探讨上述稳定性/状态性的主体因素与共情对象的年龄身份等客体因素如何影响疼痛共情及该影响的大脑机制。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客体年龄身份,主体性别(稳定主体因素),主体的情绪特质(稳定主体因素)及主体心境状态的变化(状态性因素)四个角度入手,分别探讨主客体的个体差异因素如何影响疼痛共情水平并初步揭示其神经机制。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学位论文相关工作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与行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上述研究。根据前人研究,本论文相关工作均采用疼痛判断任务(若被试觉得某刺激反映了他人疼痛内容,请按F键;若反映了非疼痛内容,请按J;反应方式进行组内被试间平衡处理)。主要结果如下:(研究一)、被试对小孩相比老人、成人出现更高的疼痛程度评分与自我难受评分,即对小孩的共情水平更高。对儿童更高的疼痛同情水平与儿童更高的面孔吸引度直接相关。该结果具有稳定性,无论是采用静态还是动态刺激呈现均存在。(研究二)、性别对疼痛共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性别对晚期自我情感调节的差异:在早期后部负波(EPN)与早期的LPP(350-450)区间,疼痛刺激相比非疼痛刺激均诱发出更大的波幅。但在晚期LPP(450-550ms)波幅上仅有女性对疼痛刺激相比非疼痛刺激出现产生更大的LPP波幅。LPP波幅与被试对他人疼痛程度的评分呈稳定正相关,而与自我难受程度相关不显著。(研究三)、特质焦虑对疼痛共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低特质焦虑人群在晚期自我情感调节阶段的差异:在早期后部负波(EPN),前部N200与350-550ms区间的LPP上,个体均对疼痛刺激呈现出显著的疼痛共情效应,且该效应不受特质焦虑水平的影响。疼痛刺激相比非疼痛刺激均诱发出更大的波幅。但在550-650ms的LPP波幅上仅有高特质焦虑人群继续对疼痛刺激相比非疼痛刺激出现产生更大的LPP波幅。与研究二类似,LPP波幅与被试对他人疼痛程度的评分呈稳定正相关,而与自我难受程度相关不显著。(研究四)、正性心境削弱了晚期的疼痛共情效应:早期N110的潜伏期在疼痛刺激相比非疼痛刺激下显著更快,且不受心境影响。在LPP阶段(350-550ms),正性心境相比中性心境显著降低了LPP阶段的疼痛共情效应(疼痛与非疼痛刺激诱发的LPP波幅差异减小)。负性心境未显著改变疼痛共情水平。结论:无论是性别、特质焦虑(稳定因素)还是心境(状态性因素),其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均表现为对晚期自我认知调节阶段影响。其中,女性相比男性,高相比低特质焦虑个体对自我共情卷入的认知调节需要更长的时间与更多认知资源。正性心境增强了个体对自我共情的认知调节。因此,稳定性与状态性主体因素对疼痛共情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共情的认知调节,从而支持共情的晚期加工理论模型。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儿童疼痛更强的共情水平可能与人类先天具有的对后代的抚育倾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