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中唯一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并以自身独特的体系仍在继续发展的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是由独特的概念构成的,中医独特的概念又是由中国独特的语言构成的中医术语所表述的。中医术语的独特性在于其区别于其它自然科学,我国大多数自然科学的术语来源于国外(英、法、德、俄等文字),主要是统一术语的汉字译名。而中医大量的名词术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构成了自己的名词术语体系。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独特性既表现在它的历史性、人文性上,又因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传统文化特色浓厚,以及少数民族医学、外来医学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名词术语外延宽泛、内涵不清,常出现一词多义、一义多词、词义演变等现象,所表现的概念形式与现代医学也不同,中医名词术语的特点决定了其规范化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然而作为中医药基础标准之一的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是其他标准的基础,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基本建立中医药基础标准体系,覆盖中医药名词术语及其分类与代码等领域,满足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对基础标准的需求,成为中医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与支撑。针灸学在整个中医药学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始终居于前列。大力推进针灸标准体系建设,对于规范行业管理、提高针灸学术水平、促进针灸现代化进程、加快针灸的国际传播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灸标准化必然首先涉及针灸名词术语的规范化。针灸学既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针灸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语言的诠释。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由语言转化为概念,由概念进一步阐述其科学内涵,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与探讨。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的基础研究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文解字”,也不是词句的堆砌,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是对整个针灸学科领域中经过筛选纳入的概念进行规范定名,并确定各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再对这些概念的内涵进行科学表述,同时附加国标代码、正名注音等相关信息,从而构建一套规范的针灸名词术语体系。制定标准对于提高一个学科的学术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针灸标准化离不开针灸名词术语规范化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虽然已有部分针灸学相关名词术语规范问世,如《十四经穴的标准名称》、《奇经八脉的标准名称》、《奇穴的标准名称》、《头针穴线的标准名称》、《耳穴的标准名称》、《针灸针的标准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定位》(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等,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未见有对覆盖整个针灸学领域,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实验针灸、针灸医史文献等分支学科的名词术语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已完成的《中医药学名词》收录的针灸学名词术语只有708个,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仅收录了48个针灸学名词术语,还存在数量众多的针灸学名词没有被规范为国家标准,故而亟须对整个针灸学的名词术语进行规范,以适应针灸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并为针灸体系其它项目标准化建设提供必需的基础保障。而本论文计划完成的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基础研究的经络和腧穴部分就是整个针灸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的经络和腧穴部分进行前期的基础研究。在科学技术名词和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各项原则指导下,运用术语学、目录学、文献学和标准化研究的相关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整理针灸经络、腧穴相关文献,并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建立系统规范的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体系(中文),以达到统一术语,便于应用与交流的目的。笔者首先通过对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的广泛搜集,筛选出1836条名词术语,其中经络部分367个词条,腧穴部分1469个词条。并将经络学名词术语概念体系分为总论和经络系统两个部分;腧穴学名词术语概念体系分为总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耳穴、头针穴线、人体骨骼名称和人体古代体表部位名称七个部分。接下来按照拟定的选词原则对初选出的1836个词条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选择取舍,最后确定为900个词条,其中经络部分152个词条,腧穴部分748个词条。并且将这900条名词术语按照其位于整个名词术语概念体系中的唯一位置确定层级关系,形成概念树状结构。然后遵循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习惯性、民族性、国际性、学术性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制定的定名规范,对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定名。接着运用内涵定义、外延定义等定义方法,根据《GB/T 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中的定义原则,在相关重要文献定义的基础上对900条名词术语进行严格而有据的定义。在对一千余条名词术语选词、定名、定义的研究过程中,还要慎重处理本次名词术语规范与现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纳入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名词,尽量沿用国标中的定义,以保证各标准之间的协调性;而对于少数笔者认为确有异议的名词定义,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将新的定义列出,并对采用新定义的理由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表述,作为《针灸名词术语》国标定义的参考依据;其余不涉及采用国标定义的名词术语,笔者将严格遵照本文所述的定义方法和定义原则,在相关权威文献定义的基础上斟酌定义。最后,对900条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作出的简释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①条目编号:指代词条唯一位置的标志;②正名:给出本概念规范的中文名称;③标准代码:已确定的腧穴标准代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④汉语拼音:汉字的注音符号;⑤定义:对本概念作出的表述;⑥文献汇考:查考相关文献对该名词术语及其指称概念的记录;⑦按语:对所作出的定义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其中,“编号”、“正名”、“汉语拼音”和“定义”为固定项,“标准代码”、“文献汇考”和“按语”为可选项。笔者还利用计算机创建了针灸经络、腧穴名词术语数据库,旨在探索文献研究的新方法,以作为对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研究的初步尝试。此外,还对十四经穴穴名释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包括腧穴命名的分类、穴义混乱的原因、穴名释义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最后对十四经穴的穴名进行了逐条释义。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地方。例如:本次研究虽然对针灸经络和腧穴两个分支学科的名词术语进行了广泛搜集,但是最终筛选纳入的仅是一部分基础性的学科名词,特别是对于一些多义名词,由于尚缺乏详尽考证而暂缓纳入,因此,今后应对这部分名词术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穴名释义方面,本文现只对其进行了归类收集,而尚未对所罗列的释义详细考证,以确定每一个经穴穴名的唯一含义(或许这些穴名的含义也并不唯一),此后续工作还有待以后再补充完善;另外,在计算机的文献辅助研究方面,本次研究创建了相关数据库,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平台,今后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更新。综上所述,针灸名词术语标准体系的建立是针灸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产业进步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灸名词术语标准化建设是一项跨专业、跨学科的庞杂工作,更是一个逐渐统一和完善的过程。本论文仅是国家标准《针灸名词术语》研究的起步工作,今后还需大量后续研究共同构建针灸名词术语标准体系的基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