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自然芒萁层片与控制试验下盆栽芒萁之间的差异,本研究模拟不同类型群落下层的光环境,测定不同光强条件下盆栽芒萁光响应特征与叶绿素荧光、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酶活性之间的变化差异,探究其内在联系;并从光斑的角度,模拟不同光强条件,与野外自然生长的芒萁相比较,分析其光合生理生态响应特征和光合诱导维持能力。旨在进一步揭示芒萁生长发育及分布特征与光照条件的关系,为林下地被的应用、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群落更新与演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盆栽芒萁有很强的光适应性,但7-9月高温强光条件不适合其生长。各处理下的盆栽芒萁对遮光的响应体现在对光的需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均在35.96%透光处理下达到最大;9月各光合参数值相比于7月较高,表明温度也是影响盆栽芒萁差异变化的因素之一。(2)4.75%透光处理下盆栽芒萁的荧光强度最大,且7月遭受的高温强光胁迫较高。盆栽芒萁通过增加反应中心密度(RC/CSo)、暗反应后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电子传递效率(Ψo)和性能指数(PIABS),降低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和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ψDo)、比活性参数(ABS/RC、TRo/RC、ETo/RC)来适应弱光环境。(3)遮光有利于盆栽芒萁色素的合成及促进其在弱光下的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同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t)、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一样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并与各色素含量呈线性函数关系,回归方程拟合度变化于0.78-1.00之间。(4)光强的增加是导致盆栽芒萁叶片可溶性蛋白合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光处理对盆栽芒萁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比弱光更为严重;在透光4.75%处理和全光处理下,盆栽芒萁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较高,且POD和CAT活性的增加对SOD活性的降低存在一定的补偿协调。(5)与野外自然生长的芒萁相比,控制处理下盆栽芒萁对光斑的响应相对较快,但维持光合诱导的能力均较弱,35.96%透光处理下具有较强的光合利用力和光合诱导维持能力。因此,生长环境不同可能是造成芒萁对光斑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