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玻璃体切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其中硅油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眼内填充物。术后早期高眼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持续的高眼压可对患者的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399例402只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纳入标准为术前无青光眼史,术前检查无高眼压,术后眼压高于25 mmHg,分析了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病率及影响术后早期高眼压的性别、年龄、术后有无晶体、联合巩膜环扎、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眼外伤史等多种危险因素。研究成果:共有79眼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病率为19.65%,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8.34%,女性发病率为25.25%,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2.742 P=0.098)。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的最高发年龄段为35-45岁,其中男性以40-45岁年龄段为最高发病率年龄段,女性以35-40岁年龄段为最高发病率年龄段。术后为无晶体眼或人工晶眼体的患者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的机率要比有晶体眼的机率高,有晶体眼发病率为11.20%,无晶体眼发病率为45.0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37.285 P=.000)。术中联合巩膜环扎的话发病率要比未联合巩膜环扎眼发病率高,联合巩膜环扎眼发病率为31.40%,未联合巩膜环扎眼的发病率为14.60%,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20.927 P=0.000)。术中联合视光网膜光凝者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病率为17.1%,未联合光凝者发病率为22.7%,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别(X~2=20.20P=0.167)。有无眼外伤史对发病率也有影响,因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病率的10.4%,无眼外伤史的患者发病率为22.5%,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6.812 P=0.009)。发病时间主要为术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术后及时处理,94.94%的患者眼压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年龄在35-45岁之间,术后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术中联合巩膜环扎、术前无眼外伤史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术中联合激光视网膜光凝认为与其发病率无明显相关。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主要发生在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发病原因以术后炎症影响居多,经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可恢复正常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