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文人中的“国统区归来者”主要是指在抗日I战争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从国统区汇集到延安的,并在延安任职、从事文学工作的文人的集合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L,延安的文学是集辉煌和复杂为一体的,而能够集中生动体现这种辉煌和复杂的便是这批“国统区归来者”。毛泽东在1945年4月21日出席中共七大预备会议时称陕北既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验田”。而这些“国统区归来者”便是党在文艺工作中的重点实验对象,在经过一系列温和、猛烈的实验手段后,他们从这个曾经是旧我的落脚点出发逐渐蜕变成为一个新的自我。而正是这新旧自我的转变为延安文学的真正构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党的文艺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通常都是把这些“国统区归来者”们纳入到延安文人这个大的群体当中进行研究分析的,大都停留在宏观观照的层面上,缺乏单独观照。本文拟尽力找寻有理可信的文献证据,并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对这支从国统区归来的延安文人队伍做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本文共三章,第一章“归来之路”是通过对比抗战时期国统区与延安的生存与文化环境来试图解释国统区文人的“归来”之因。第二章“归来之喜”则是对这批国统区“归来者”初到延安时的生存以及创作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初到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归来者”们沉浸在无比的快乐当中,一方面他们纷纷以新的身份展开各自新的生活,努力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使得此时的延安呈现出活泼多样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他们身上所固有的但之前在国统区中被禁锢的文人特性也在延安这个充满自由民主的环境中开始复苏,获得重生。第三章“归来之痛”是把这批“国统区归来者”放到了40年代整风运动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描述,讲述他们在整风运动中的经历,并从“虔诚的皈依”和“执着的坚守”两方面来分析经历过整风之后的“归来者”们的自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