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处方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教师将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和自评相结合的一种授课方式。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的运动处方教学,普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出运动处方来组织的教学。本研究把运动处方教学的一般原理与大学生的个体优势结合起来,在健美教学中采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测试和评价身体状况,自我设计运动处方,自我实施运动处方,自我调控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教学,经过15周的教学实验,探讨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力量素质、身体自尊、体育学习兴趣以及科学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校健美课中应用运动处方教学,能使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体形特点的运动处方,确保了锻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效果明显。2运动处方教学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健美锻炼的负重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力量素质的增长。3运动处方教学在高校健美课中的实施过程是大学生改变自身身体状况的心理体验过程,而身体形态和力量素质的改变,满足了大学生改善身体状况的心理需求,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效果明显。4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运动处方教学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四个维度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对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的程度影响最大。5运动处方教学在健美课中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健身知识的学习过程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健身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健身意向,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健身计划观念(掌握健身计划制定方法并付诸实际锻炼中),对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6运动处方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练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