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现有理论文献中,仅仅考虑农民工无福利(ζ=0)和完全市民化(ζ=1)的现状,引入“渐进市民化”ζ(假定农民工获得的公共福利为市民的ζ∈[0,1]倍,也即允许一定时期内农民工和市民存在公共福利的差异)进行模型改进,运用数值模拟得到政府目标(市民收入和产出)的演进路径并得到渐进市民化最优路径,即不同阶段的最优的公共福利供给程度的组合。首先本文分析了在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下的福利分割现状及其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提供公共福利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从而验证了福利分割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市民化进程。其次,笔者基于刘晓峰,陈钊,陆铭(2010)一文中公共福利供给的两种极端情形改进,引入“渐进市民化”的代理变量ζ,建立了一个城市政府公共福利供给的一般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分析了不同市民化程度对市民收入和产出的影响,即:(1)对市民的收入短期减少,长期不确定;(2)而对产出长短期都有正的影响。并且福利供给程度越大,移民越大,产出越大。最后,本文基于原文中的参数取值和模拟方法,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福利程度毛下市民收入、城市产出和农民工收入的演变路径,并分析得到渐进市民化的最优路径。即当给定公共福利政策时,农民工市民化的最优路径是(1)期初提供比较少的福利ζ∈[0,0.4);(2)中长期城市政府会逐渐增加农民工的公共福利供给程度。当公共福利供给程度达到ζ=0.6左右时,市民收入几乎都比完全市民化高。随着ζ从0.6增加到0.8时,城市市民的收入持续增加,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达到共赢。(3)中长期当政府目标为市民收入时,会达到ζ=0.8的大部分福利供给政策。当政府考虑了城市产出和市民收入权衡时,公共福利程度会达到(0.8,1.0)之间。而并非短期ζ=0的完全福利歧视和长期ζ=1.0的均等福利分配的极端情形的最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