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以城市形象塑造的历史发展为基础,指出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致使城市形象塑造作为城市发展的策略被关注,完成了由传统的设计层面向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城市形象塑造的历史发展为基础,指出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致使城市形象塑造作为城市发展的策略被关注,完成了由传统的设计层面向现代营销层面的变迁.并进一步阐释了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到城市形象评价.这种新模式旨在强调以城市形象现状分析为基础,借助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作为主要的城市形象设计手段,从视觉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三个方面,对与城市形象有关的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得到具有可识别性的、统一的城市形象;同时将所取得的成就借助传播媒介向外扩散,使城市本身充分显示出来.论文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重点探讨了在城市形象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如何通过营销学理念和设计理论的整体性运作,刻画城市个性,寻求认同;以城市形象价值的提升,促进城市再发展.虽然相对于繁杂的城市系统来说,这种城市形象营销模式似乎显得有些简化,但作者旨在通过一种经过简化的模型,探讨运用营销学理念塑造城市形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当代世界环境、社会现实为着眼点,对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并投入现实使用的生态建筑评估标准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论文首先回顾我们世界环境危机的由来,指出人与环境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形成了以班级授课为固定模式的中学建筑.直到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教育政策的改变,中学建筑作为一种大量性民用建筑业已发生了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是1-12个月婴儿的第一致死原因。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热不舒适性、新风供给不足和空气污染暴露是诱发SIDS的主要环境因素。由于婴儿睡眠期间是SIDS的高
该文通过对生态的内涵进行界定以及相关思潮的介绍,对生态型社区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讨论了生态型社区的规划,在对大量生态型社区项目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型
现如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建筑特色一直是大家倍为关注的话题。不管是从自然环境、还是从人文历史方面,城市建筑都是作为城市的重要载体。发展中的城市逐渐失去其历史和文化
旅游通道景观节点规划设计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的规划设计问题而产生的研究,目的在于为景观节点的建设寻找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研究旅游通道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景观节点序列
当今社会,出行,更多时候已不可能完全仅依靠记忆来到达目的地。对于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讲,每天都有众多市民因工作、学习、生活等事务而穿梭于城区之间;都有大批来客因旅游、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力度和规模相应也不断加大,大量城市面临旧城改造的重任,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历史“遗存”的城市(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历史街区”
随着近年来住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也日趋关注,如何塑造绿色、生态的住区环境,怎样进行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水环境在住区环境中有着其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具有节约能耗,减轻污染,促进人居健康和从长远来看更为经济的特点的可持续建筑的需求方兴未艾。而通向可持续建筑的必由之路——综合了建筑学和工程学以